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常委、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领队阿迪力·艾力 —— "确保每个贫困户如期脱贫"
发布时间:2018-06-21 16:02:03 【我要纠错】 【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5月21日清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皮拉勒乡依也勒干村,一夜的大雨依然没有停歇的意思。老党员阿吉·艾山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篮鲜草莓走进村委会。

  “阿书记在吗?”自治区纪委监委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领队、依也勒干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阿迪力·艾力闻声迎了出来,两位老朋友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这么大的雨,怎么不打伞就来了?”

  “家里的草莓熟了,请阿书记和工作队员们尝尝鲜。”

  ……

  这样的场景,阿迪力·艾力不知遇过多少回,但还是拦不住村民的热情。

  自治区党委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以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派出250多名纪检干部走出办公室,到地处偏远的贫困村,挑起脱贫攻坚的重任。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阿迪力·艾力和他的队友们“干得很带劲”!

  找准“穷根”,找对“病因”

  “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渠,甚至连老百姓的笑脸也很难见到……”2017年初,刚踏进依也勒干村,阿迪力·艾力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能不能改造,会不会有变化?他不禁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没有退路,必须改变!”阿迪力·艾力和同事们横下一条心。

  为了找准“穷根”,找对“病因”,一个多月的时间,在田间地头、在村民家时常能看到工作队员忙碌的身影。全村5060亩土地、765户人家被他们挨个儿走遍。家里几口人、几亩地、收入多少一一登记造册。

  “农民白天都忙着干活,我们便组织一周两次的农民夜会。”工作队队员艾尔西丁·阿不来克木介绍说,农民夜会也是恳谈会。村民家里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在会上提出来。

  细心的工作队队员在交流中发现,很多村民对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知之甚少,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却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而有些家庭有车有房却享受着低保。问及缘由,村民欲言又止,似有所顾虑。

  为了畅通渠道,工作队在村委会设立了信访接待室。“起初‘生意惨淡’,有村民来转悠一圈又走了。工作队能不能解决问题,会不会被村干部报复,他们还是持怀疑态度。”阿迪力·艾力说,“我们主动找到犹豫徘徊的村民了解问题。很快,村委会拖欠村民多年的安居富民房押金、树苗款如数退还。”看到工作队的诚意,村民的心门终于打开,主动反映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工作队将收集的上千条线索归纳成13类热点问题,对村里的情况终于有了深层了解。

  “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依也勒干村自然条件恶劣、人多地少、产业结构单一、思想观念僵化……深入分析村情,找准问题与痛点,一系列破解难题的变化悄然发生。

  工作队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村“两委”班子在扶贫政策落实上存在优亲厚友现象,且在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工作队将问题反映给乡党委。很快,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新班子组建。村委会建立了“党支部领导、群众说了算”的工作机制。各项惠民政策公开化、透明化。村民的心气更顺了。

  扶贫先扶志。要带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首先要树立起他们致富的信心。

  工作队让村里的老党员、农民小队长、致富带头人先走出去长见识。“真是没想到。同样是乡村,和人家的养殖业、庭院经济比起来,我们差得太远了。”参观完鄯善县迪坎儿乡,村民阿依古丽·艾买提大开眼界,来不及放下行李便向村民们说起新鲜见闻。

  为了破除村民“等、靠、要”思想,让大家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2017年4月,工作队尝试引导劳务输出。第一批发动89名村民到吐鲁番市搭葡萄架。短短20天,平均每人收入近3500元,让大家尝到了甜头。“只要努力,就有收获。”村民古孜努尔·艾尔肯拿着工钱笑得合不拢嘴。自此,主动找门路出去务工的村民络绎不绝。

  “以前村民揭不开锅了就来村委会要,现在劳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有的去沿海打工,也有的在本地就业,差不多250人已经找到合适的工作。”村委会主任艾克拜尔·凯木塔尔介绍说。

  发展,就是让村民得到实惠。工作队请来专家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利用耕地,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如今,3500亩的标准化果林基地已初具规模,桃、杏、西梅、核桃长势喜人。“明年,果树就挂果了,村民们都会有收益。”工作队队员彭小红心里喜滋滋的。

  平坦的柏油路修通了、坚固的防渗渠建好了、农贸市场人来人往、文化广场上歌舞飞扬、新教室里书声琅琅……在工作队的精打细算下,惠民项目一一落实。依也勒干村告别旧貌,焕发生机。

  人心聚了,笑容多了

  “这一年多,让我最高兴的不是修了路、盖了房,而是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阿迪力·艾力看来,村民朴实、热情的笑脸是对工作队最大的褒奖。

  阿迪力·艾力还有一个身份——自治区纪委常委,但在村民眼里他没有一点官架子。“村里765户他几乎都认识,谁家什么情况比我都熟悉。”艾克拜尔·凯木塔尔说。

  村民库尔班·卡德尔是护林员,他的志向是成为园艺师,现在他每天都会到果林基地去,跟着县林业局、乡林管站的技术员们学技术,打算以后留在果林基地。问起择业的缘由,三十多岁的大小伙流下滚烫的泪水:“去年古尔邦节我家里买不起肉,阿书记说,‘只要工作队有一口肉吃,就有你的一份。’他们心里有我,我不能辜负他们!”

  老党员阿吉·艾山的半亩草莓地,是响应工作队号召,发展经济作物的收获。聊起今年的销路,阿吉·艾山没有半点犹豫:“一斤都不卖!今年是第一年采摘,全部送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让大家都尝到丰收的喜悦,鼓励大家跟着党支部奔小康。”

  “‘三会一课’凝聚起全村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力量,党员们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好。”党员努尔敦·沙拉依丁说道。

  “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执行好,确保每户贫困户如期脱贫。”这是阿迪力·艾力和队员们的心愿,也是全区250多名驻村纪检干部的共同心愿。(记者 王晓娜 通讯员 宋歌 高阳军)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杨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