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人必须先做铁打的人
发布时间:2022-04-11 16:10:00 【我要纠错】 【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中国纪检监察报通讯员 何春生 施秋

  “在查办陈某案件的过程中,我们先查他的银行流水,却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信息,后来我们又查询了他的水电缴费记录,发现其以他人名义购置房产包养情人,于是从其情人银行流水中找到了陈某收受贿赂并转移赃款的证据……”4月1日,江苏省泗阳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周振宇以自己查办过的案件为例,向新入职的纪检监察干部们介绍审查调查措施的使用方法。

  作为一名有着22年办案经验的“老纪检”,周振宇查处过300多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积累了丰富的审查调查经验。因工作成绩突出,2021年底,他被评为江苏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一次,周振宇受命查办泗阳县某局副局长王某涉嫌受贿案件。王某到案后,自恃工作成绩突出贡献大,对自己的违纪违法问题闭口不谈。面对态度强硬的王某,周振宇没有急着与其谈话,而是详细了解他的有关情况。

  经了解,王某正在上高三的女儿,一直以父亲为榜样,学习刻苦,成绩很好。王某每周都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即使在外出差,也会每天与孩子通电话,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接受审查调查期间,王某很担心自己如果受到查处,会对孩子将来的升学、就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极力掩饰自己的违纪违法问题。周振宇开导王某:“我们都教育孩子要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错误,不能在错误里越陷越深。现在你自己犯了错误,也要勇于承认、勇于改正,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才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周振宇的话深深触动了王某,他惭愧地说:“周主任,我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家人……”不久,王某因主动交代问题,认错态度好又积极退赃,被从轻处理。

  “被审查调查对象对抗组织审查的原因千差万别,我们要学会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治病救人,灵活运用思想教育、心理疏导、政策感化等多种方法帮助他们认错悔错、主动交代、积极退赃,实现案件办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周振宇说。

  “拒不交代违纪违法问题,还伪造证据、串供,给我们的审查调查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扰。”提及几年前查办的某镇原党委书记刘某违纪违法案件,周振宇记忆犹新,“刘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虚报扶贫项目资金并将其贪污。为了规避审查调查,他销毁了部分账簿,又做了一些假账迷惑我们。”

  周振宇从刘某经手的扶贫项目入手,认真研究了从扶贫资金申报到项目验收的整个资金流向,找出了刘某所做假账的证据。紧接着,他又带领三个审查小组,横跨三省六个市县,询问了二十余名证人,提取了上百份财务往来凭证,终于查清了刘某的违纪违法事实。曾一同参与办理该案的同事回忆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取证路上。我晕车吐得不行,比我年长许多的周主任却精神抖擞……”

  当办案人员把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证据摆在刘某面前时,刘某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很快交代了自己贪污扶贫资金的事实,其中一笔就达110余万元。这个案件也是泗阳县纪委监委办案实践中“以证促供”的一次成功运用。

  “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办案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依法、规范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收集和审查证据,提高办案效率。”如今,周振宇又开始钻研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与办案工作深度融合。

  前不久,在查办某国有企业窝案过程中,周振宇带领专案组调取了500余本账册。从如此庞杂的数据信息中排查可疑信息,如果仅靠办案人员人力排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很容易出错。于是,周振宇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涉案人员自己都理不清的账目中设置了“信用额度”“不良贷款率”“经营风险数”“多次续贷率”等几个与案件相关的筛查指标,将排查范围迅速缩小。紧接着,他又用数据碰撞方法,精准分析出企业负责人张某利用贷款审批权非法牟利300余万元的事实,成为对张某采取留置措施的重要依据。后来,周振宇又以张某为突破口,一举查出该企业其他6名班子成员的腐败窝案。

  2021年以来,周振宇带领办案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查办金融、国企、财政、教育、政法等领域腐败案件80余件,收缴涉案资金2.789亿元,挽回经济损失16.3亿元。

  身处反腐败一线,周振宇难免遭遇糖衣炮弹的攻击。他自进入纪检监察系统第一天,就和家人约法三章:“不收别人的礼物,不为人说情,不打听任何与纪检监察工作有关的事情。”

  “他回家从来不提及工作上的事情,往往社会上很多人都知道谁谁被查了,我却一点都不知道。”周振宇的妻子说,“老周一再叮嘱我,打探消息、跑风漏气是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所以我们家从来不谈案子的事情。”

  有一次,周振宇在查办一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该干部的亲属拿着数万元现金送到他家里,被周振宇严词拒绝。眼看着说情的目的落空,此人恼羞成怒,威胁周振宇“吃不了兜着走”。周振宇却坦荡地说:“这样的事我见多了,干纪检监察工作就不怕得罪人!”

  二十多年来,一些所谓的“热心肠”在周振宇及其家人面前屡次碰壁,久而久之也就不再上门了。“打铁必须自身硬,打铁的人必须先做铁打的人。”周振宇说。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杨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