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个人,言首纟必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份有错别字的入党誓词,出自一位普通农民贺页朵之手。如今再看这份泛黄的入党誓词,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勇敢无畏的面孔、一颗对党的赤诚之心、一份一以贯之的信仰。
90年前的一个夜晚,在永新县北田村的一个榨油坊里,衬着昏暗的桐油灯光,地下党员贺龙雪领着入党人贺页朵,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宣誓完毕,贺页朵激动地拿出一块准备好的红布,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下入党誓词。落款“中国共产党党员贺页朵,地点北田村”。由于贺页朵识字不多,靠着熟读写下来的这几句话,出现了几个错别字。
贺页朵原本是一位出身贫寒的普通农民,长期以榨油打短工为生。1927年,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永新的工农运动推向高潮。在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感召下,41岁的贺页朵满怀热情地投身其中。
贺页朵以榨油坊作掩护,成立红军联络点,建立北田地下交通站,为红军搜集和传递情报、运送伤病员、转运物资。他还担任北田村农民协会副主席,参加了红军三打永新和九打吉安的战斗。
由于表现出色,贺页朵被发展为共产党员,并秘密入党。而在当时白色恐怖下,把名字、地点留在入党誓词上是有被砍头的风险的。
这份贺页朵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誓词,是现存的我们党最早的入党誓词。虽然里面内容与现行党章里规定的入党誓词并不一致,但“严守秘密”和“永不叛党”这两句话贯穿了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这是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最庄严的承诺。
写下誓词的那一刻,贺页朵的命运就和这6句誓言紧紧捆绑在一起。心中的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中国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我愿意为共产党做事。”这句质朴的话,是贺页朵一生的坚守。
1934年,红军长征后,贺页朵身负重伤,留在永新继续坚持斗争,后来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写有入党誓词的布条用油纸包好,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取下来反复地看。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把这份入党誓词交给相关部门。
90年过去了,榨油坊人头攒动,贺页朵坚定信仰跟党走的精神已成为后来者的精神坐标。
周丽萍(江西省永新县纪委监委干部):
战争年代入党,意味着随时都要为理想和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没有坚强笃定的意志成不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重访北田村古老的榨油坊,现场聆听贺页朵用生命保护入党宣誓词的故事,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纪检监察干部来说更是如此。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在具体工作中,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经得起考验,这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