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 | 千绳万草寄深情
发布时间:2022-12-12 10:07:00 【我要纠错】 【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李斯琴

  在江西省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中,有一座手持草鞋深情远眺的客家女子雕塑,雕塑的底座下写着:“百年誓言,发已白;百年等候,汝何时归。”这位女子就是军嫂陈发姑。

  陈发姑出生在瑞金县武阳区石水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与青梅竹马的同乡朱吉薰结为夫妻,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两人相互扶持,相濡以沫。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苏区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

  一天,苏区红军干部来到乡里召开群众大会,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在大会上,夫妻俩听得心潮澎湃,尤其是听到参加红军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天下穷苦百姓时,朱吉薰感觉心中参军报国的“种子”瞬间萌发了。

  大会结束后,朱吉薰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把参军的想法告诉母亲。可年迈的老母亲一时无法接受。伯父也过来劝他:“当红军是要去前线打仗的,枪子不长眼!你还是安安心心留在家里好好过日子吧!”朱吉薰一时沉默了。

  到了晚上,朱吉薰辗转反侧,参军的念头愈发强烈。陈发姑哪能不理解丈夫的志向!尽管心中万分不舍,但她仍然坚定地握住丈夫的手,鼓励他:“我们都是穷苦人家,参加革命是为更多人谋幸福,这样的事我们应该去做。”妻子的话坚定了朱吉薰参军的决心。第二天,他便报名应征,成为全区第一批参加红军的青年。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朱吉薰也将随军出发。临行前夜,陈发姑泪流不止,朱吉薰擦干她的泪水,说道:“别哭,等着我,等着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回来的!”陈发姑使劲地点头:“我相信,我会一直等你回来。”

  一个月后,敌军攻占瑞金,对革命群众和红军家属进行疯狂的迫害,陈发姑也不幸被捕。陈发姑丝毫没有屈服,并想方设法逃离了敌人魔爪,开始了逃亡生涯。在往后的日子里,陈发姑一直坚守着与丈夫的约定,她坚信丈夫能够回来,便每年都用心编织一双又厚又密的草鞋,想着丈夫回来时用得上。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多少年过去了,就积攒下了多少双草鞋。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当年随军出征的人陆续回到了家乡。陈发姑满心期待,她时刻准备好亲手编织的草鞋,想着丈夫回来便可以第一时间穿上新鞋,但仍然没等到丈夫的任何消息。当地政府进行了相关调查求证,认定朱吉薰可能是在长征途中失踪或者牺牲了。每当有人劝她不要等了,陈发姑都会说一句“他信革命我信他”。她常常独倚在门框上,一边眺望着村口,一边哼着当年送行时唱过的小调:“说了等你就等你,不怕铁树开花水倒流。水打石子翻转身,不知我郎几时归……”

  75年过去了,陈发姑从一头青丝等到了满头白发,最后双目失明了,依然小心翼翼摩挲着为丈夫编织的草鞋,等待着他的归来,直到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人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发现在老人的床前屋角,赫然摆放着75双或旧或新的草鞋。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杨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