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是巡察组吗?我们的公益林补助金被人占用,5年没有领到一分钱。这事你们管不管?”今年4月12日,一个投诉电话打到了云南省丽江市委第五巡察组联络员小刘的手机上。来电者自称是灰窝村四组村民。
根据丽江市委的安排,今年3月27日至4月26日,市委第五巡察组对丽江市华坪县船房乡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专项巡察。船房傈僳族傣族乡下辖船房、华荣、嘎佐、灰窝4个村委会78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建档立卡户176户644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
“巡察就是要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打通惠民政策‘最后一公里’,真正提高群众的获得感。无论事情大小,我们都不能坐视不管。走,我们先去了解一下实际情况。”第二天一大早,巡察组组长赵世贤就带着巡察组的4位同志走进了灰窝村四组。
坐在举报人家中的小板凳上,举报人向巡察组详细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2007年,丽江市启动林权制度改革,船房乡作为华坪县第一个林改示范点参与林改。但因为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将林权证办到每家每户,而是将山林紧挨在一起的几户人家合并成一个联户。李兴华、王仕聪、周国才等六户人家就是该组的一个联户。王仕聪是四组组长,自然成了六联户的户主,林权证也由他保管。2011年,国家实行公益林补助政策,李兴华等六户的补助资金均发在了户主王仕聪的银行卡上,再由王仕聪按照每户面积把补助金发给其余5户。
“从2011年到2013年,我们都领到了王仕聪分发给我们的补助金,当时是每亩补助3元。”举报人说,“从2014年开始补助金增加到了每亩10元,但也就是从那年开始直到现在,我们就再也没有领到过补助金。5年来,我们多次向乡政府和林工站反映过,都没有得到解决。前几天我们得知巡察组来我们乡巡察,我就试着拨通了你们的电话。”
他说的是否属实?巡察组又带着问题走访了另外的几户人家,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
巡察组还从船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了解到,该乡的公益林补助金是乡政府委托农村信用社发放的。李兴华等六联户从2014年到2018年5年补助金共计5285元。巡察组从华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船房分社出具的入账交易清单上看到,2014年至2018年每年都有1057元钱打入了王仕聪的银行卡上。
事实已经很清楚。巡察组组长赵世贤语气十分坚决地说:“5285元虽然不是一个大数字,但它是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我们不容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它动歪脑筋。这笔我们一定要把它追回来。”
“公益林补助那个事情,我做错了。我这就把钱分给他们。”4月14日一大早,王仕聪提着一个包和另外一个村民敲响了巡察组临时办公室的房门。
“我们去调查公益林补助金的事,可能有村民告诉了王仕聪。迫于压力,他主动找上门来了。”巡察组的一位同志说。
“当初村民选你当村干部,是让你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让你带头落实国家政策,可没让你干这种事……”巡察组的同志对王仕聪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
4月15日,四组现任组长周德华召集李兴华等六联户开会。在船房乡纪委书记的监督下,被王仕聪占用了5年之久的公益林补助金终于回到他们真正的主人手中。
“一个电话解决了5年的遗留问题。巡察组真厉害。”一位领到补助金的村民在灰窝村逢人就讲。
“一件并不复杂的事连续反映了5年,为什么迟迟得不到解决?这说明部分基层党委政府对群众诉求的漠视,以及在落实惠民政策上的不作为。这种情况必须切实予以解决。”巡察组的同志说。(云南省丽江市纪委监委 杨丽丘 || 责任编辑 李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