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廷飞
“很高兴你成为江汉方舱医院的最后一位出院患者,你的出院标志着这家医院即将休舱。”3月9日,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将编号为1327的出院证明发给34岁的郭女士。
总床位数达到1564张的江汉方舱医院,2月5日晚9时收治了第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一个多月来,江汉方舱医院累计收治1848人、转出521人、出院1327人,是武汉市开放床位最多、累计收治人数最多、累计出院人数最多的方舱医院。至此,武汉市14家方舱医院,只剩下武昌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尚在使用,预计今天将全部休舱。
在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武汉陆续建起方舱医院,原则上收治已确诊且未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的轻症患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武汉定点医院床位数空出近万张,随着治愈出院人数增多,湖北特别是武汉地区实现由“人等床”向“床等人”转变。方舱休舱,患者清零,参与救治工作的医务工作者零感染,方舱医院即将胜利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践证明,方舱医院迅速建立和有效运转,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和中国智慧。”江汉方舱医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孙晖说。
关键时期 中国创举
方舱医院,就是以医疗方舱为载体,医疗与医技保障功能综合集成的可快速部署的成套野外移动医疗平台。一般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等部分构成,是一种模块化卫生装备,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方面功能。由于具有机动性好,展开部署快速,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因而能够适应突发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方舱医院的装备技术发展受到各国普遍高度重视。
方舱医院曾在国内外各种突发事件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我国第一次投入使用方舱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治,解放军在绵阳、绵竹部署了两套野战方舱医院。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中,方舱医院替代玉树州医院行使部分医疗职能。2014年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疫情,也使用过方舱医院收治感染患者。但是,像这次这样采用大规模的、通过大型固定场所改建的方舱医院来防控疫情,是我国公共卫生防控与医疗的一个重大举措,以往没有采用过,在世界范围也未见相关报道。相对于西方的makeshift hospital(临时医院),中国这次集中启用的方舱医院还具有分层分类隔离救治、迅速形成超大规模收治容量等特点,其成功实践为世界卫生防疫医疗提供了中国方案。
建立方舱医院前,新冠疫情形势极为严峻,感染患者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大量轻症患者居家或疑似病人在社区游动,极易成为疫情扩散源头。而另一方面,床位严重短缺是疫情防控最大的障碍,医疗资源十分紧张,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只能居家隔离治疗和观察,面临着延误治疗时机、造成疫情扩散的双重压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专家组专家经过调研后发现,迅速地把确诊的轻症病人都收治起来,给予医疗照顾,与家庭与社会隔离,避免造成新的传染源,至关重要。
控制源头、切断传播途径,是传染病防控的治本之策。关键时刻,党中央果断作出建设方舱医院的重大决策,武汉市立即将一批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改造为方舱医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尽快增加医疗机构床位,用好方舱医院,通过征用宾馆、培训中心等增加隔离床位,尽最大努力收治病患者。”从2月5日开始收治首批患者,方舱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000多人,大大加快了病人的收治力度,有效降低了轻症向重症的转化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战略作用。
事实证明,建设方舱医院是党中央关于武汉战疫举措的创设之举,是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关键一招,在防与治两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方舱医院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大程度严格控制传染源,杜绝了病毒在社区内播散。患者进入方舱医院后,可以得到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和标准化治疗,绝大多数轻症患者明显好转,降低了轻症转重症的比例,有重症苗头的患者也被纳入快速畅通的转诊机制得到及时救治。
“方舱医院的大规模使用,在我国医学救援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医务人员的积极努力、特别是武汉市广大市民的配合与患者的理解支持。”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说。我们在短期内迅速扩充了医疗资源,短时间内开放床位13000多张,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在方舱医院治疗的,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这为中国乃至世界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重大灾情疫情,迅速组织扩充医疗资源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
争分夺秒 中国速度
2月5日晚,分别由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改造的江汉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东西湖方舱医院,3个方舱医院4600张床位开始陆续接收患者,这标志着武汉市首批规划的“方舱医院”正式启用。此时,距离开始动工仅仅29个小时。
时间就是生命。从床位铺设到水电改造,从病房的隔离建设到通信保障……在搭建“生命方舱”的现场,是来自各行各业建设者们齐心协力、通宵奋战的身影。
2月3日午夜,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来自中铁一局、中铁六局、中交隧道工程局等单位的数百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水电、木工等工程施工,江汉、江岸、硚口等区城管局派出的环卫工人,忙着装钉收治区域隔板,安装床铺、整理被套。
2月4日凌晨,武汉洪山体育馆,热火朝天。中冶集团中国一冶紧急召集的27名骨干员工组成党员突击队,正在对主场馆、生活区、地下室展开实地测量,拟定材料需求计划。
2月5日深夜,武汉客厅,灯火通明。湖北工建参与建设的里2万6千米的电线已全部接通。截至当日下午,除了完成仓库的水电改造,相关的洗漱室、淋浴间、移动厕所已安装到位。
……
建设者们的辛苦付出再次书写了中国速度。中铁十一局集团的多位工人三上战场,刚从火神山医院撤出,便连夜投身到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和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建设任务中。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安装公司的参战队员“眼睛是红的,嗓子是哑的”,们48小时内仅休息了4个小时。“能早一分钟抢建好医院,早一分钟收治病人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为配合“应收尽收”政策、落实“床等人”要求,武汉方舱医院的遵循“时间最短、代价最小”的建设原则。武汉市政府成立“方舱指挥部”,并设立了计划组、建设组和督办组三个专项小组,全面统筹该市方舱医院的规划建设工作,克服选址难、人员物资调配难和标准执行难等问题,仅仅两周时间,14所方舱医院便伫立在武汉各个区内。
经历了方舱医院建设全过程的胡豫说:“要把这样一个场所改造成具有中等规模的医院,涉及到医疗、救护、院感、患者心理、洗手间等方方面面的复杂问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所有工作都做到位,体现了中国政府的执行力和中国速度。”
与2月3日首批方舱医院开工同时,中央指导组调动22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及车载方舱、三支国家移动核酸检测实验车星夜赶往武汉,76支医疗队8000多名医务人员在几天内陆续进入方舱医院,边建设、边接收、边治疗,迅速开展工作。
2月4日晚,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36名医护人员搭乘G505次高铁抵达武汉火车站,下车后就迅速登上了武汉“方舱医院”接站的大巴车。18时59分,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和40多箱医疗物资乘坐G547次高铁来了;19时54分,由上海华山、东方等三家医院17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和140多箱医疗物资乘坐G1777次高铁来了;20时34分,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51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和50多箱医疗物资搭乘G76次高铁也来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来不及和家人朋友作别,就收拾行囊,毅然决然当起“最美逆行者”,承担起党和国家的重托,传递着温暖和力量。这样大规模的工程、紧张的工期,这样高强度的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调配,只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能办成,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办好。
共克时艰 中国力量
建立方舱医院最重要的初衷是“应收尽收”。方舱医院建起来了,如何将社会上的传染源尽快收治到医院中,减低社区和家庭的传播,进而降低整体的患病人数,对于一个8000多平方公里、还有900多万人的特大城市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社区排查是分类集中收治、实现应收尽收最基础的关口。按照“应下尽下、就近就便”的原则,武汉市充分整合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力量,共有市直机关、市属国有企业等单位的1.67万名干部职工,下沉到疫情较重的社区,统一编入街道社区工作队。15个城区统筹区直单位和街道(乡镇)共计1.77万名党员干部,全覆盖联系包保社区(村),共计3.4万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为感染患者尽快入住方舱医院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在这么短的时间建设这么大规模的医院、调集这么多医务人员、收入这么多病人,如何保障方舱医院运行安全、有序、平稳?中央指导组提出,要及时组建方舱医院临时党组织,注重管理服务细节,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营造院内患者互帮互助共度时艰的良好氛围。各方舱医院迅速建立临时党委、患者党支部,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组织患者在方舱医院住院期间关怀互助,配合医务人员做好病情监测和治疗。
在临时党组织的领导下,各方舱医院的运行“中枢”也很快建起来了,来自武汉当地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驻方舱医院各医疗队领队共同组成了方舱医院的指挥部。“医疗管理制度、护理工作要点、院感防控制度、心理干预方案,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都建立起来了。”中日医院方舱医院医疗队领队王燕森说,“经过几天的快速磨合,各项工作迅速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武汉冬天这么冷,为什么每天饭菜送来都能保持着温度?”曾入住江岸方舱医院的杨晶一度这样疑问。每到用餐时间,30公里外的艳阳景轩饭店早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忙碌。既要保证900份盒饭的温度,还要用小锅炒以保障质量,每一顿饭都像打仗。即使这样,哪一份盒饭的菜装少了,也都会及时纠正。15分钟内,所有盒饭打包完毕,并进行二次加温,准时送到患者手中。这样的工作,他们重复了上百次。
温暖的不止是饭菜,更是人心。有的入住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者有其他临时用药需求,方舱医院也做了周密准备,药房可以提供的药品从几十种增加到了几百种。还有其他许许多多为方舱服务的人员,他们都化作防护服外标识的“环卫”“公安”……
在陆续投用的各方舱医院内,患者、医生、护士一起跳起了广场舞、打起了太极拳,俨然成了患者互帮互助的大社区。方舱医院内悬挂着的党旗、国旗,激励全体患者与国家共度时艰,让所有为抗击疫情而奋战的人看到了温暖和希望。
休舱大吉!医务人员仍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排班和备班,同时还会保留一些必要设施和物资,以及移动CT设备等,以防疫情出现反弹,如未来一周情况稳定,还将进行更加专业的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