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务处分法
发布时间:2020-07-10 18:07:04 【我要纠错】 【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解读政务处分法① |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推进政务处分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政务处分法》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是在新的起点上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成果... 【详细】

 

解读政务处分法② | 正确理解和适用政务处分与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本法第二章、第三章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第三条规定,“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 【详细】

 

解读政务处分法③ | 实现政务处分制度的纪法贯通、法法衔接

  坚持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既是贯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整个制定过程的工作原则和思路,又是这部法律本身的一个重要特点。

  政务处分制度的纪法贯通,是指《政务处分法》与党的纪律的贯通,主要体现在:一是处分权限上相贯通。《政务处分法》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有关要求以法律的形式作了规定,明确了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的权限和责任... 【详细】

 

解读政务处分法④ | 政务处分的基本原则、方针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第四条规定,“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明确了政务处分的基本原则。第五条规定,“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 【详细】

 

解读政务处分法⑤ | 准确把握政务处分种类和适用规则

  监察法第十一条、第四十五条规定,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创设政务处分制度,覆盖包括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内的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填补了对公职人员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空白,是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应有之义。在监察法规定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务处分种类... 【详细】

 

解读政务处分法⑥ | 增强政务处分的有效性

  法规制度重在务实管用、简便易行。政务处分制度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监察法对监察机关政务处分作了原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作了进一步的细化,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公职人员身份、职业等特点,在处分后果上作出相应的规定。政务处分作为针对公职人员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措施,有效管用是一项基础要求... 【详细】

 

 

解读政务处分法⑦ | 实现监督全覆盖具体化制度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最新制度成果,明确规定了政务处分的原则、处分事由、权限和程序等,把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出的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具体化、制度化,进一步增强了监督有效性,有利于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 【详细】

 

  解读政务处分法⑧ | 规范开展政务处分工作 依法保障公职人员合法权利

  政务处分涉及公职人员的职务、职级、薪酬待遇等,关系公职人员切身利益,对公职人员具有重要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是规范开展政务处分工作的法律依据,通篇贯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理念,强化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治观念、程序意识,着力推进政务处分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依法保护公职人员合法权利... 【详细】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责任编辑:杨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