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真督实察 推动山西市县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2-09-29 16:59
分享到 打印

  经济日报记者 康琼艳

  按照中央依法治国办统一部署,7月25日至8月3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工作第一督察组到山西省开展实地督察。在晋期间,督察组一行分三组先后奔赴太原、运城、忻州、吕梁及其下辖的10个区县,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访谈检查和暗访突查相结合、总结经验和查找问题相结合,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完善党领导市县法治建设工作制度机制、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等督察重点,深入了解掌握情况,查找剖析问题,督促立行立改,力求督察实效。

  提高站位 全面摸底

  督察组组长江必新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中央依法治国办组织开展市县法治建设工作督察,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夯实基层法治基础。要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反映情况,既总结经验成效,又坚持问题导向,发现真问题、真发现问题,以高质量的督察成效推动全面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督察期间,督察组听取了山西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全面了解山西省法治建设总体思路、工作部署和落实情况。之后,与党委、政府和主要部门的负责同志进行个别谈话,通过访谈一线执法人员、与民营企业家座谈、实地明查暗访、调阅案卷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督察。

  数据显示,本次督察累计同党政领导干部、法律顾问等个别谈话110人次,座谈听取行政执法人员、司法办案人员、企业经营人员等意见建议460人次,实地查访、暗访突查市县政府部门、基层执法单位、政务服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企业单位等103家,随机选取群众进行交流80人次,查阅处罚、复议、诉讼、信访案卷250余卷和各类工作资料1000余份。

  一名督察组成员从律师职业的视角,观察到近年来法治领域发生的变化。她表示:“这是我第三次参与中央依法治国办的督察工作,真切感受到一些市县在结合本地实际、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法治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深入基层 真督实察

  如何“发现真问题,真发现问题”?答案就是到一线、去基层。

  公安、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领域执法量大,且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在此次督察中,督察组成员兵分多路、深入基层,先后来到各地的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办案中心、政务服务大厅、12345便民热线平台、医保中心等多个单位,实地了解当地法治建设的成效和堵点难点。

  在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督察组详细了解当地推出的“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工作体系。据工作人员介绍,徐沟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实行“1+12”综合执法模式,负责统筹市场监管、规划和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12个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这套机制到底灵不灵?围绕“一支队伍管执法”的运行机制和效果,督察组一连抛出多个问题:“执法队一共配备多少人员?”“如何开展综合检查?”“怎样实现协同执法?”“是否拥有统一的执法标识和执法服装?”……在讨论中,督察组与基层执法单位就如何提高执法效率,形成指挥高效、职能清晰、规范有序的执法机制展开了更深层次的交流。

  聚焦百姓 深挖细看

  百姓的“急难愁盼”集中在哪些方面、企业办事是否便利便捷、还有哪些亟待疏通的堵点……

  “办事大厅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却是汇聚连通群众诉求的‘前沿阵地’,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群众满不满意、企业愿不愿意投资建厂是政府推进法治建设成效的最好证明。”督察组成员发挥工作优势,深入政务服务大厅开展明察暗访。“您是办理什么业务?顺利吗?排队多久了?”“工作人员解释得清楚吗?有没有为同一个问题反复跑?”在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督察组成员跑遍了全部楼层,不断与前来办事的群众交谈了解情况,有办理房产过户手续的老人、咨询如何补缴社保的工人、查询交通违章记录的司机、为企业代办手续的中介等,深入细致了解实际问题。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法学教授与其他督察组成员一起,先后对吕梁市应急管理局执法支队、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离石区凤山镇派出所、柳林县住房和城市管理局等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在检查现场,他仔细询问情况:“每天处理多少案件?”“执法人员是否都有编制?”“相关材料是否完备?”他表示:“连续多日的实地查访加深了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看到了基层治理工作的不易和背后存在的困难,同时也促使我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法治建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未来我将长期关注这个课题。”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