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2020年,云南省戒毒系统大兴科学创新之风,激活理论研究队伍活力,着力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形成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助推云南从戒毒大省向戒毒强省迈向,取得了良好成效。
高度重视 着力加强研究工作
云南是全国毒品重灾区,面对严峻的禁毒形势,云南省戒毒管理局坚持科学戒毒的理念,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基础,不断拓展理论研究广度和深度,为推动新时代戒毒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由云南省戒毒局、戒毒所主要领导牵头,分别成立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把理论研究纳入年度创新工作考核项目,推进理论研究与业务工作两促进、两提高。在实施课题研究中,由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课题主持人,负责理论研究工作,确保研究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外引内联。健全完善科研院校与强戒所的合作交流机制,引入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社会力量参加理论研究,确立研究重点,集中力量攻关;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毒品依赖和戒治重点实验室、中华体育协会、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举办的学术研讨,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
三是加强保障建设。云南省戒毒系统理论研究队伍逐步壮大,现有教育矫治专家25人;多方筹措科研经费,有效解决人员培训、数据分析、信息咨询等方面短板;建成科研基地12个,为理论研究工作有序开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精准定位 着力提高研究实效
紧紧围绕司法行政戒毒中心工作,瞄准科学戒毒前沿领域和戒毒工作面临的瓶颈问题,扎实推进重点课题实施,加快提升理论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精心选题,注重理论研究方向。围绕局党委“七抓一考核”重点任务,从应对疫情防控、完善戒毒模式、探索智慧戒毒、建设专业队伍、提升科学戒治等15个方面,在全系统首次征集理论研究课题建议,共征集课题建议90个。经省戒毒局资格审查和评审,批准立项为省局课题35个,为深入研究破解戒毒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科学论证,成功申报重点课题。由云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省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欣作为课题主持人的课题“社会公共危机对戒毒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被司法部办公厅立项为2020年度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理论研究规划课题并按时结题;省戒毒局申报的课题“智慧戒毒—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戒毒场所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和省第三强戒所申报的课题“‘标准化’管理视角下‘五个中心’有效性提升的路径研究”被司法部戒毒管理局确立为2020年度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理论研究立项课题。
三是认真落实,全面提升论文数量和质量。向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上报2019年理论研究成果5篇和2020年优秀研究论文5篇,参与全国性的集中评审、交流和推广;完成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所属基础理论、心理矫治、队伍建设3个专委会年度理论研究课题33个。
深入实施 着力提升研究质量
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改进优化研究形式,有效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成果对实践的参考、引导和运用价值。
一是大力推进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科研基地立项课题研究。省戒毒局组织完成的研究成果“未成年人吸毒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以云南省为例”,在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研究与探索》杂志刊登。在课题“三次及以上强戒人员复吸行为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进展中,省戒毒局牵头通过“云会议”方式开展访谈人员培训,采集2000多名戒毒人员基本信息,对200多名戒毒人员进行访谈,完成了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工作。
二是开展大规模社会回访调查。调查覆盖全省13个州市,涉及近9000名解戒人员,形成调查报告16篇,收集典型案例75个,掌握了第一手情况,为全省戒毒工作“十四五”规划和决策提供有力参考。其中,“深化戒毒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基于解戒人员回访调查的实证分析”等研究成果,在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举办的研讨会和中国司法行政戒毒理论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推广。
三是多领域收获研究成果。云南省戒毒协会筹备组在省内征集论文19篇,经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全系统上报优秀论文73篇,获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奖项19篇,其中一等奖3篇。省戒毒局主持的“云南省强戒人员复吸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荣获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2019—2020年度一类优秀论文。2020年以来,云南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取得了多项理论研究成果,在行业主流平台上,较好地展示了云南戒毒系统理论研究的成效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