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禁毒防艾 向春而行 一起向未来

——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禁毒防艾志愿活动侧记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2-03-31 17:12
分享到 打印

  近日,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情有毒终”青年志愿项目工作组结合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国际劳动妇女节等时间节点,创新举措,联合禁毒志愿者进场所,进社区,进家庭,面向群众开展禁毒防艾普法教育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助力地方乡村振兴和禁毒戒毒社会综合治理。

  “藏蓝邮差”联接家所亲情 共拒毒魔

  为传递亲情,致力新生,四川省女子强戒所志愿者团队联合德阳市妇联启动“藏蓝邮差——春天旅途”帮扶行动,共同关注女性吸毒群体身心健康及权益保障,共同关爱因毒致困家庭和涉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志愿者活动创新社会帮教形式,将社会资源和希望之春汇集到“云端”,通过“云课堂”实况转播帮教过程,面向所内戒毒人员开展了一次特别又走心的帮教课。

  “春天旅途”行动首站——戒毒人员A某的家,A某自幼丧母,其父因肝肾衰竭丧失劳动力多年,A某未婚生育的女儿由其姑妈抚养,其父因病情加重在重症监护室救治。“藏蓝邮差”志愿团队途行80多公里乡道,2小时车程,找到了A某的家。当A某的父亲和姑妈通过视频看到A某在所积极戒治,努力向上的画面,激动不已,志愿者们随后又电话连线A某,当A某听到家人的声音,想到对家人的亏欠,泣不成声,深深向父亲忏悔自己对吸毒的悔恨······临走时,志愿团队将大米、食用油、牛奶、学习用品等送到了A某父亲手中,民警们鼓励他积极医治,相信女儿一定能成功戒毒,家人团聚。志愿团队的妇联工作人员重点了解了A某女儿的生活、学习情况,表示一定会争取政策,给予援助和关怀。

  返程路上,“藏蓝邮差”们一边感慨A某和其家庭因毒招致的不幸,一边决定“以案说法”为在戒的吸毒人员开设春天路上的“云课堂”。志愿者们以车窗外的春暖花开为背景,结合各自所长以《婚姻法》《民法典》知识普及为重点,采取实景对话访谈方式,边返程边录制教授戒毒人员正确树立婚恋价值观、承担亲子教育责任、依法应对家庭暴力等内容的“云课程”。

  观看“云课程”的戒毒人员透过视频,看到民警和志愿者们一路颠簸,仍不忘用镜头帮他们看春天的美,引导他们思父母亲人的情,感党和国家不离不弃的恩,无边的春色,娓娓道来的述法析理的温馨话语,引起了所内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强烈反响:“通过视频,我们看到了墙外的生机盎然,但想到父母因思念渐老的容颜,因吸毒错过的春的美丽,无人心疼的孩子……这一刻,唯有拼死拔掉内心的瘾根,才能为家人重新长出新芽,不辜负民警和国家对我们无私的挽救!”同行志愿者们纷纷给一路开挂主播的警官点赞!感叹戒毒所的民警惜时如金,不放过任何“用爱为戒毒人员打开生命春天的另一扇窗”的机会。

  彝区里的“爱之家”禁毒防艾志愿者

  3月,四川戒毒管理局建在凉山戒毒第一线的“爱之家”禁毒防艾法律服务喜德工作站和布拖工作站纷纷利用春季务工、入学的高峰时节,与当地禁毒委、司法局、工会、妇联等部门共同组建禁毒防艾志愿者团队,走上街头、走进乡村,为彝区群众提供急需的各种法律宣传,参与当地开展的“禁种铲毒”专项活动。

  喜德站的志愿者团队走上街头,通过发放禁毒教育资料、宣讲禁毒知识、开展现场咨询,向妇女同志们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和主要危害,特别是孕妇吸毒对胎儿的影响,讲解如何辨别毒品、识别吸毒者,发现家人吸毒怎么办,生病伤痛如何规范就医等知识。帮助她们加深对吸毒危害的认识,提高识毒、拒毒能力和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感;鼓励妇女们当好家庭禁毒“监督员”,监督好丈夫,教育好子女,防范毒品侵害家人,尤其是要提防新型毒品诱惑;鼓励妇女们发扬主人翁精神,当好义务禁毒“宣传员”,积极举报种毒、贩毒、吸毒行为,为建设无毒凉山撑起“半边天”,工作站的民警们还以“无毒生命灿烂、涉毒生命暗淡”走进喜德光明镇则约小学给孩子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引导他们争当“禁种铲毒”专项活动的家庭监督员和宣传员。

  布拖站的志愿者团队,走进布拖特木里镇特觉上街,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面向正在赶集的群众宣传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运用各地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的向父老乡亲传授防儿童性侵、禁毒防艾、防邪教防拐防诈骗等专业技巧和知识。在拉达乡海博村,志愿者团队以“巾帼展新姿,文明树新风”为主题,鼓励妇女们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共同助力文化乡村振兴……

  “情有毒终”是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与共青团四川省委共同开展的志愿服务专项活动,从2019年至今已发展登记注册的禁毒志愿者212人,成立禁毒志愿团队16个,为16个市州数百万群众提供了上千场次的禁毒志愿服务活动。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好、用好志愿团队,共同为乡村振兴、提升各地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深度融入地方毒品问题社会治理,贡献司法行政戒毒之力。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