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扎实开展冬春季传染病防控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4-02-19 10:26
分享到 打印

  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认真做好冬春季及元旦春节期间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念好传染病防控“五字诀”,不断增强全员防范意识,提升医疗专业水平,增加医疗服务供给,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全力确保场所公共卫生持续安全稳定。

  一、念好“领”字诀,强化动员部署,把好方向关

  局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全系统春节前后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安排部署冬春季及元旦春节期间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着力夯实三大基础,确保上级各项要求、防控各项举措“入脑、入心、入行”。夯实组织领导基础。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深刻把握防控重要性,建立各所“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所领导具体抓、中心(大队)促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拧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链条。夯实传染病防控安全基础。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加强传染病预警监测,着力在医疗储备和救治能力上再提升,在落实落细防控措施上再加强。夯实食源安全基础。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和“四个最严”落地落实,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把牢食品安全“五大关口”,筑牢食源性疾病防线。

  二、念好“全”字诀,强化宣传教育,把好意识关

  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广泛宣传《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等相关知识,确保民(辅)警职工和戒毒人员全知晓、全掌握、全覆盖。注重知识普及。引导民(辅)警职工和戒毒人员勤洗手、勤通风、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清洁消毒,倡导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人员集体活动时保持相对距离,有效降低传播风险。注重氛围营造。制作冬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手册和展板展报,充分利用场所电视、广播和LED屏等,常态化展示日常防护要点和措施,积极营造“人人爱卫生”的良好氛围。注重云上推广。通过四川戒毒及各所公众号、云上办公平台等,积极转发卫健、疾控部门关于冬春季等传染病防控注意事项和科普知识,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三、念好“精”字诀,强化培训学习,把好专业关

  加强对场所医务人员、一线民警的传染病防治业务和技能培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疾病防控能力。加强业务培训。举办系统“奋进大讲堂”,组织系统内医疗“百人专家库”业务骨干,就预防措施、防控策略、应急处置等多方面开展专题培训。加强专业指导。深化所地联动,邀请属地医疗机构、疾控专家,针对戒毒场所的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等防控工作现场调研、驻所指导,选派疾病防控专业人才到疾控中心实地轮训、进修学习,把医疗技术“引进来”、让业务骨干“走出去”,提升场所专业水平。加强标准预防。实施“一二三”标准防御法,即所有呼吸道症状病员均“一视同仁”为传染源,一线医务人员和呼吸道症状病员之间做到“双向防护”,根据传播途径做好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三种隔离”,切实阻断传播途径,降低大规模扩散风险。

  四、念好“预”字诀,强化措施落实,把好防治关

  加强对戒毒人员尤其是病残戒毒人员的分类分级诊疗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落实多病同防,筑牢“防疫”屏障。突出“食、药、种”主动预防。坚持“药食同源”中医理念,结合戒毒人员身体机能特点,制作“冬至平和进补药膳”、萝卜姜汤等,提升免疫力;针对冬春季传染病特点,开具中药预防配方,熬制中药大锅汤,增强戒毒人员疾病防御力;全覆盖开展民(辅)警职工及戒毒人员流感等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突出“净、洁、练”物理预防。加强对场所环境消杀通风、内务卫生的全面督导,切实抓好源头防范;加强对戒毒人员个人卫生的有效管理,落实口罩佩戴等防护措施,切实阻断传播途径;加强戒毒人员针对性康复训练,开展抗疫健身操、病残人员康复操等训练,提升疾病抵抗力。突出“筛、管、控”重点预防。坚持“保健康、防重症”原则,建立重点病员、病残人员、体弱多病人员管理机制,开展戒毒人员疾病大会诊、大排查,每日“送医进队”定点巡诊,清单化、类别化、规范化筛查诊疗管控;推行多病共治和中西医并重,规范设置发热门诊,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密切关注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员,严格管控发热、咳嗽、胸痛等重点人员;针对部分体弱、无自理能力等病员,制作具有辛散温通等功效的中药“三九贴”,通过穴位刺激,驱散寒气、扶助阳气,积极预防疾病。

  五、念好“实”字诀,强化应急保障,把好处置关

  按照《四川省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试行)》等规定,建强公共突发事件救援队伍,强化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员保障到位。优选业务骨干30人,组建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水平梯次明晰的全系统应急医疗分队,设立12个场所医疗救治应急小组,实施每周动态统计管理。确保物资保障到位。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强化防疫物资、急救设施设备、药品、生活物资等储备,保证3个月动态所需。确保应急演练到位。坚持“练在平时、用在突发、保在将来”工作理念,健全完善场所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医疗救治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处置快速反应、高效及时。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