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今年以来,四川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全方位抓好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聚焦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协同联动、服务社会治理“三个维度”同向发力,有力提升艾滋病防治工作质效。
聚焦风险防范化解。完善制度机制,新建、修订医疗29项管理制度,针对艾滋病等重点病人构建“3+4+4”慢病管理模式,建立艾滋病等重点病人“红橙黄绿”四色预警。加强监测预警,针对艾滋病患者等重点群体每月开展公共卫生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全年开展研判114次,无所内传染事故发生。严格筛查报告,落实入所艾滋病等“五项传染病”筛查报告制度,依托系统5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累计筛查1746人次,筛查率达100%。
聚焦工作协同联动。强化局际协同,联合四川省中医药局举办中医药文化主题宣传活动,成功创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首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创编“中医穴位拍打操”“松筋揉脊操”等特色康复训练项目,全面提升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戒毒人员机体免疫力。强化局地协同,在2024年“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联合广安市人民政府举办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暨“禁毒防艾进乡村 共享健康促振兴”主题宣传活动,组建5支医疗队赴帮扶村镇开展送医送药、健康宣教、义诊帮扶等活动,覆盖3000余人次。强化局校协同,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大学生禁毒防艾通识教育》教材并在省内外高校推广,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多学科专家对四川艾滋病戒毒人员开展回归社会情况调研,形成《艾滋病戒毒人员回归社会评估指标体系》对外发布,推出艾滋病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四川经验”。
聚焦服务社会治理。深化艾滋病防治工作所地协同,全过程参与艾滋病管理对象回归社会衔接转介工作,做好艾滋病戒毒人员变更、提前、解除等转介工资,提供有效转介帮扶、治疗建议和后续照管评估,确保24小时评估确认、技术指导、阻断措施落实。深化传染病防治区域协同,举办省际警务交流和“2+4”区域协同“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凉山行活动,主动服务凉山州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第二阶段行动,持续帮扶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点乡镇(街道),依托5个“爱之家”禁毒防艾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宣教292余次,覆盖15.95万人次。深化社会服务延伸,实体化运行自愿戒毒咨询点12个,开展禁毒防艾法治宣传“六进”活动55场次,覆盖8000余人次。出版《社会治理视域下禁毒防艾“四川经验”》,进一步推进“四病同防”,形成系统集成、功能完备的四大传染病防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