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陕西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运用“四员”工作法
护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回归路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5-05-14 19:41
分享到 打印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戒毒管理局“一体两翼”战略部署,紧盯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管理服务、戒毒康复、关怀救助等环节,精心运用“四员”工作法,助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重燃生活希望,顺利回归社会。 

  “精准滴灌”,当好指导员。“每周的回归计划就像我的学习课表,教我如何健康生活……”社区戒毒人员王某口中的“课表”,正是陕西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大队推行的一人一策“个性化矫治方案”。通过建立生理指标动态监测、心理健康周期评估、社会适应力跟踪“三维档案”,为每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定制包含理论教学、康复训练、认知矫正等内容的“回归套餐”,并联合社区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实现精准科学矫治。 

  “破冰暖心”,当好修复员。“李警官,以前女儿不和我说话,现在她愿意关心我,也经常鼓励我”。曾被家人拒之门外的社区康复人员陈某,在干警“心理疏导+家庭修复”双介入模式下不仅修复了家庭关系,还获得了家庭成员的信任和支持。针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中普遍存在的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干警设立“情绪树洞”匿名倾诉信箱,引入“沙盘疗愈”“绘画心理分析”等干预手段,同步构建“家属支持联盟”,通过举办亲子互动、家书传递等活动,帮助修复家庭关系裂痕,让他们重新找回家的温暖。 

  “危机干预”,当好守护员。社区戒毒人员张某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情绪消极,甚至产生了复吸的念头。了解到张某的情况后,陕西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大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联合心理咨询师、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张某的家属,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倾听张某的烦恼与困惑,并采用“动态监测+精准帮扶”的方式,持续关注张某的思想状态和行为动态。联系榆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张某提供就业指导,讲解创业帮扶政策,助力他重拾信心,回归正常生活轨道。 

  “禁毒课堂”,当好宣讲员。“这个可不是电子烟,里面加了特殊成分,它是‘毒’不是‘烟’”。驼峰路街道禁毒课堂上,曾经的社区戒毒人员李某正向居民讲解毒品伪装形式,作为禁毒志愿者,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参加社区普法活动了。陕西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大队联合“驼铃”禁毒法治宣传队,在常态化组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开展防复吸教育,敲醒防毒警钟的同时,干警还鼓励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化身禁毒志愿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身说害,警示群众认识毒品危害,让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意识深入人心。 

附件:

责任编辑: 杨翠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