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河北监狱系统充分发挥“组合拳”优势
切实提升刑罚执行工作水平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3-09-21 09:30
分享到 打印

  为持续深化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切实解决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河北监狱系统牢牢锚定思想理念现代化、管理体系现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的目标,采取“一个中心、两个载体、三项检查、四级培训、五方监督”等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刑罚执行工作水平,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监狱场景下的刑罚执行工作体系。

  全力打造“一个中心”,确保工作基础不断强化。去年以来,河北省监狱系统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全部建成刑罚执行办案中心,通过统一标识、制度上墙、配齐现代化办公设施等方式,营造出整洁严肃的执法办案环境。注重发挥办案中心作用,发挥集中办案优势,有效实现了监区互查、职能部门审查、政策解读、疑难案件研判等多种功能。通过狠抓源头治理,进一步夯实监区办案基础,坚决把牢案件办理第一道关口,确保问题抓早抓小,全省案件办理瑕疵率同比大幅下降,推动办案质效明显提升。

  有效借助“两个载体”,确保案件办理公正严格。认真落实司法部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两个载体。一方面是在全省各监狱部署统一标准的刑罚执行网上办案平台,并与法院实现线上数据联通,真正做到了网上提请、网上审批、网上报送,将案卷形式由传统纸质向电子化转变,实现了全程留痕、全程监督、公开透明。2019年下半年以来通过平台办理近5万件案件,最大限度杜绝了人为干扰。另一方面是在全省各监狱建成狱内标准化数字法庭,年均开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500余件,进一步彰显了刑事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与省法院积极配合,依托政法网开通了集预约、提审、开庭等功能于一体的远程视频庭审系统,不仅保证了减刑、假释案件及时审理,也确保了刑事、民事案件的顺利推进,维护了当事人和罪犯的诉讼权利。

  常态开展“三项检查”,确保问题隐患及时整改。为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整治,省监狱局组建了监狱系统案件评查人才库,推进监狱自查、省局集中评查和网上巡查“三项检查”常态开展。在指导各监狱每半年开展一次自查的基础上,组成评查组采取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标准的方式对年度办结案件进行集中评查,有效确保了年度案件自查、评查覆盖面达到100%。目前,已完成对2022年度办结的全部减假暂案件的自查评查,通过逐案过筛,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受时间和法律的检验。采取全省通报、下发正反典型案例、纳入对各监狱月度季度年度考核以及对相关干警予以执纪问责等形式,进一步强化了干警执法意识、责任意识、履职意识。同时,借助刑罚执行网上办案平台按季度对各监狱正在办理的案件以不少于10%的比例进行网上巡查,自去年以来,共抽查案件近1400件,通过及时下发整改台账,强化了省局的日常指导。

  健全完善“四级培训”,确保办案水平有效提升。建立省局、监狱、刑罚执行部门、监区四级执法办案培训机制,针对近年来刑事政策的新变化,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新要求,以及省局规范性文件的新内容,结合日常办案中常见、易发的疑难问题分级组织专题业务讲解,消除干警执法顾虑,增强依法履职尽责的信心和能力,通过不断强化干警规范执法意识,全面规范执法行为,坚决杜绝随意执法、经验执法、选择性执法。今年以来,全省监狱系统已培训56场次,参训人数近3000人次。

  充分接受“五方监督”,确保执法行为公开透明。持续深化狱务公开,指导各单位做实做细日常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罪犯及其亲属的监督,对显示屏、查询系统等公开设施设备进行调整维护,确保其知悉相关政策规定和案件办理情况,畅通反馈渠道;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规范省局门户网站相关执法信息内容,案件提请、裁定结果和其他应公开项目公开率达到100%;主动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对提出的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照单全收,并及时反馈,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充分发挥执法监督员作用,全省共聘请执法监督员183人,主动邀请参与监狱日常执法活动,列席相关评审会议,认真听取监督建议,做到开门办案,确保执法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