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江苏省南京女子监狱拓展形式载体促改造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3-09-21 09:36
分享到 打印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女子监狱瞄准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的现代监狱”总目标,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教育改造手段,围绕课堂教育、技能培训、法治教育、社会帮教等综合施策、多维发力,持续夯实教育根基,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拓宽教育渠道,在引导罪犯校正新生航向、平稳踏实改造中积累了有益经验。

课堂教育 夯实根基再塑新生

  今年以来,南京女子监狱聚焦监区常规讲台,紧紧围绕重要节日、应时性专题等,统筹编排了“我们的节气”“2023新法新规”等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并指导各监区授课民警根据既定主题,开展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矫治支队民警吴晓春介绍,监狱着重构建“立体式”课堂教育模式,突破时间、场地限制,线下线上同步发力,“我们充分利用好课堂教育阵地,一项一项教,教法律、常识、文化、心理、时事等等,就是为了一点一滴渗透式改变罪犯,为她们打牢重塑新生的根基。”

  在监狱今年首期“心怡微讲堂”评课比赛中,二监区副监区长王茜以《树立正确的服刑意识》为题,精心准备、反复打磨她的比赛课堂,最终斩获了一等奖。后期,她和其他获奖的选手将会在全监开展精品课的巡讲。

  “我们注重强师赋能,以战促训,以研促教。”教育矫治支队教导员谢慧介绍道,监狱积极打造更多像“心怡微讲堂”这样 “教、学、练、战”一体化遴选、孵化、锻造人才的特色舞台,常态化开展优秀教案评比、优秀课堂实地观摩等活动,为提升民警课堂教学水平提供强有力抓手。“怎么让课堂教育这个常规阵地真正发挥作用,引导罪犯纠偏内省,我们一直在聚合力、尽全力,还将持续久久探索。”谢慧如是说。

技能培训 打通回归“绿色通道”

  “希望你们在劳动中矫正好逸恶劳的恶习,改变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学会用双手来养活自己。” 监狱即将开展2023年首期缝纫工等级认定考试,十监区副监区长王晓蓉正在做报名动员。王晓蓉讲评完,台下不少罪犯举起了手报名。

  据了解,近年来,为帮助罪犯增强就业本领、适应社会需求,监狱主动加强监地协作,把优质的社会教学资源“引进来”,开设了美容、美发、服装、面点烹饪等6大类、近20种专业技能培训项目,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授课讲座、实践操作。

  三监区罪犯冯某只读过小学,对能否通过技能培训的理论考试忧心忡忡。民警刘静让监区报名参加考试的罪犯组成了几个学习小组,每次上完课后,对照监狱融媒体教育平台上发布的培训知识要点,集中学习帮带,互相抽背。经过一番辛苦备战,冯某顺利通过理论考试,对于接下来的实操考核,冯某也不再担忧,“现在我明白了,付出总有回报!”

  “感谢警官的教育和帮助,让我的人生重回正途!”今年5月,四监区副监区长张雪收到了一封刑释人员史某寄往监狱的信。“史某的变化挺大的。”张雪回忆道,史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刑十年。入狱后,史某因刑期较长而对改造失去信心,整天郁郁寡欢、脾气暴躁,经常与她犯发生口角。

  “有天晚上,《监狱新闻》里在播放茶艺课课堂的场景,看着茶艺老师讲述茶文化、介绍茶艺师就业前景时,史某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民警高露介绍道,“那天新闻结束后,史某在思想汇报中写道她也想参加茶艺师培训,她再也不想浑浑噩噩地浪费生命。”

  报名参加了茶艺技能培训班后,史某似乎找到了信心和方向,凭借努力她考取了茶艺师资格证,并最终在监狱举办的职业推介会中与某公司签订了就业意向协议。刑释后的史某,以一技傍身,脚踏实地生活,重新赢得了家人的接纳与认可。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