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四川省德阳监狱“四心”激发“四情”
实现改造塑新双向奔赴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4-06-13 10:40
分享到 打印

  四川省德阳监狱以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向社会回送合格公民为目标,用心用情做实“仁文化”特色教育,推动教育改造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思想教育用正心,唤醒罪犯悔悟之情。围绕国家重大活动、重大战略、重大挑战,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先后举行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照亮新生路”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30余场次,摄制5集教育片《弘仁大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创作以教育改造成功案例为原型的舞台剧《重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和讲座3场次,实现教学有重点、宣讲常开展、教育全覆盖。

  文化教育用真心,培植罪犯向善之情。严格落实“5+1+1”教育改造模式,统筹推进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近年来,专职民警教师以提升罪犯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为目的开展巡回讲课400余场;以“弘仁”艺术节系列活动为载体,组织文体艺术活动100余场;致力打造“一监区一主题一品牌”,逐渐形成“礼、义、孝、和”等7个监区仁文化品牌;举办专题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知识竞赛、黄丝带帮教活动24场次,让罪犯在文化的盛宴中增强自信,在时代的感召中向善向上。

  社会帮教用善心,激发罪犯感恩之情。举办父爱如山、中秋团圆等亲情帮教活动7场次,600余名罪犯的1100余名亲属参加帮教;开展离监探亲24人次;携手民盟德阳市委、德阳市关工委,开展罪犯亲情大走访42人次,社会帮教18人次,协同解决罪犯家庭困难帮扶、子女落户等问题。帮教案例“情满中秋”“多少个动作能组成一句我错了”“落户!只用16天”等先后被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司法部、四川监狱报道,教育改造工作社会效应进一步提升。

  回归教育用热心,增强罪犯奋进之情。坚守“技能是新生的基础,就业是最好的回归”,强化狱地协作,抓实回归教育“五个结合”,实现“三大改造”深度融合。近年来,监狱先后与4家地方院校、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缝纫、电焊、电工等8类传统技能,定制互联网营销、养老护理等23个新业态职业,落实技能培训全覆盖;组织罪犯职业资格认证考试,7大类36人次取得入职“通行证”;邀请14家用工企业举办临释人员就业推介会,117名临释人员签订就业意向书。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