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以爱之名架起通往新生的桥梁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4-05-22 14:12
分享到 打印

  为充分发挥亲情在教育矫治中的积极作用,帮助戒毒人员坚定戒治信念、早日回归家庭,近日,广东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各场所积极组织开展入所帮教、撰写家书、拨打亲情电话等亲情帮教活动,一场场以爱之名的救赎正在各个戒毒场所内展开。

  一、不愿结束的主题帮教

  广东省三水戒毒所举行以“感恩母爱 传递温情”为主题的亲情帮教活动。戒毒人员家属走进场所,了解戒毒人员在所戒治成效,观看了《感恩的心》手语操、祛瘾健身操和队列训练,并与省三水戒毒所签订《亲情帮教协议》,承诺积极配合帮教工作,帮助戒毒人员坚定戒毒信念。

  座谈交流会上,一名戒毒人员紧紧握着母亲粗糙的双手,看着妈妈两鬓白发,久久说不出话来,另一名戒毒人员看着妻子和年幼的儿子,愧疚和悔恨涌上他的心头。离别时,家属们久久不愿离去,谆谆教诲和再三叮嘱不绝于耳。

  二、表达爱意的亲情电话

  “妈,对不起,儿子让您失望了,这些年给您带来太多伤害,我已下定决心戒除毒瘾······”省南丰所组织戒毒人员通过亲情电话向母亲送去节日祝福,表达爱意和歉意。一根电话线,连接墙内外;一句对不起,抚慰母亲心。戒毒人员在电话里深刻忏悔、倾诉思念,向母亲诉说走向新生的期盼和坚定决心,承诺回归社会后做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

  三、融入深情的家书

  “妈妈,对不起,让您担心了。我一定好好戒治,请您等我回来……”省一戒所、省三戒所组织戒毒人员给母亲写贺卡或家书,用纸笔传递内心的思念,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有的戒毒人员边写边眼泛泪花,有的沉默良久才动笔,一句“对不起”是发自心灵的忏悔,而一声“等我回来”则是对融入新生活的希望,承载着戒毒人员对母亲思念、愧疚、感恩之情的家书将对修复戒毒人员亲情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四、启迪人心的主题班会

  省三水戒毒康复所组织戒毒康复人员开展“知恩、感恩、报恩”主题活动,在“感恩心声 献给母亲”的班会上,民警通过“你知道母亲的生日吗?”“你知道母亲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吗?”等问题,启发戒毒康复人员深入思考,让大家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对母亲缺乏关心和了解,进一步引导戒毒康复人员诵读戒毒康复“三字谣”之“孝”篇,帮助他们理解“孝”的具体内涵,培养孝道意识,增强家庭观念,更好地坚定戒治康复信心。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