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6·26”国际禁毒日为契机,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围绕青少年群体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传播禁毒戒毒理念,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格局,推动禁毒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突出目标性群体,注重多方联动。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将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与家庭、社会融合,同步推进,建立毒品预防教育全覆盖体系,力求取得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标准化、高危人群禁毒宣传精准化、重点地区居民禁毒宣传阵地化的效果,形成“三位一体”齐抓共管良好格局,提高禁毒宣传教育的可及性。一是联合地方禁毒、公安和司法部门在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开展禁毒戒毒宣传“沿边行”活动,合力推动在边境线筑起一条1020公里的“防毒墙”,构建广西边境禁毒戒毒安全屏障。结合“巾帼暖人心”“巾帼普法乡村行”等活动,重点对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家庭妇女开展禁毒戒毒法治宣传工作,围绕防止滥用成瘾性麻精药品、预防毒品犯罪等开展广泛宣传,营造禁毒戒毒良好家庭氛围,正向引领家庭妇女带动青少年参与防毒拒毒。二是整合系统内优质资源组建宣讲团队,抓住“6•26”国际禁毒日节点,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二、突出青少年特点,加强禁毒宣传。全区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把校园作为禁毒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把青少年学生作为禁毒宣传的主要对象,积极与全区各中小学校共建合作,建立禁毒教育基地,搭建禁毒宣传合作平台。聚焦自身优势打造禁毒戒毒教育基地,邀请学校师生到教育基地接受法治教育,走进戒毒场所管理区,参观戒毒人员生活、学习场所,体验戒毒人员劳动、训练课程,听取戒毒人员现身说法,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和违纪违法带来的严重后果,不断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推进司法行政戒毒人民警察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和校外法治辅导员活动,55名警察被校方聘为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累计“进校园”授课宣讲137次,受教育学生达8.9万余人次,其中4场授课线上播放,受教育人数69.3万人次,受教育人数总计78.2万人次。
三、突出融媒体应用,创新教育手段。推动禁毒宣传教育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用好用足新媒体平台,将禁毒工作前沿动态和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成果及时向社会各界展示,讲好禁毒故事,提高全社会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和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依托场所内禁毒教育基地,展示仿真毒品模型,设置VR吸毒模拟体验区,加强警示教育的真实性。积极参与“广西中小学生法治科普教育”公益云课堂短视频录制播发,最高单日学习人次达到14.9万人次。充分发挥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作用,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法治宣传,在“广西戒毒”微信公众号设立微普法、禁毒百科等栏目;开展“全面禁毒、拥抱幸福”禁毒戒毒主题网络直播活动,直播在线观看达4.7万人次,获得66.5万次点赞量。
面对禁毒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实际,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所地合作、所校共建,不断扩大禁毒戒毒宣传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禁毒工作的良好氛围,为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