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法援处,她们用心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时间:2022-03-18 15:59
分享到 打印

  当你身陷法律纠纷,却因为经济状况请不起律师时,在广州,有一个地方,时刻敞开大门等你,为你提供法律帮助,这个地方就是广州市法律援助处。20 多名工作人员中,超过一半是女性。在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过程中,她们用专业、温情和智慧,每年帮助成千上万名群众走出困境。三八妇女节前,记者来到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向大家展现女法援人的工作点滴。

  7年坚持一线岗位  受援人的笑脸为她带来成就感

  肖闰熙,已经在广州市法律援助处一线窗口工作 7 年,是个一说话就笑的女生。看起来温柔和善的她,曾经多次因受援人的不理解而委屈落泪。在一线岗位的这几年,她日常处理接待群众咨询、受理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律师办案和进行案件监管,用真诚、专业为陷入困境的受援人解决了困难,共受理指派 3600 件案件。

  法律援助是为打不起官司的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来这里求助的一般是家庭困难的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因为不懂法律,他们有很多担忧、会提出很多问题。”肖闰熙说,有些受援人文化水平不高,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解释申请的流程,花很多时间指导他们填写表格。

  有时候肖闰熙太忙,没能及时回复受援人的问题,加上遇到困难后情绪焦虑,有的受援人会情绪激动地指责肖闰熙,甚至骂人。“开始的一两年哭了好多次,后来慢慢学会理解受援人,也学会用方法跟他们交流。”

  当求助者情绪激动时,肖闰熙总是细心倾听、耐心安抚,用同理心为求助者提供合适的解决办法。“其实很多受援人很朴素很可爱,当我们为他们解决了困难,帮助他们拿到赔偿款的时候,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也很高兴。”

  曾有一个刚毕业不久的男孩,被企业无故辞退还拖欠了几个月的工资。肖闰熙在沟通中了解到,男孩手中的钱所剩无几,没法回老家只能暂住在网吧。心疼的同时,肖闰熙也坚定了要帮助男孩的决心。

  在广州市法律援助处的努力下,男孩很快便顺利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他蹦蹦跳跳地来到我们这,还问我:‘你还记得我吗肖律师?法援处的律师帮我跟公司调解。我拿到工资可以回家啦。’” 虽然这不是一件大案子,但看到男孩开心的样子,肖闰熙觉得,这就是法律援助工作的成就感。

 

  5年承办144件法援案 用沟通和智慧帮受援人获取赔偿

  来自广东红棉律师事务所的刘玉芳律师是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常备法律援助人员,近五年来,她承办各类法律援助案件 144 件,服务受援人 801 人次,并多次承办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 1300 万余元。

  刘玉芳认为,在法律援助的过程中,与当事人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进行沟通的过程就是当事人逐渐信任你的过程,只有专业能力是不够的,更多的是要用心。”

  让刘玉芳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件,是一位带着年幼儿子的母亲来寻求法律援助,她的前夫因工去世,但与公司之间就赔偿问题迟迟无法达成一致。经过调查,刘玉芳了解到该公司老板是残疾人,公司规模很小,难以负担家属要求的30万赔偿费用。

  刘玉芳经过仔细考量并反复与双方沟通,最后约定公司分 5 年期支付,先一次性支付 2 万元,后续每月支付 5000 元的赔偿方案。目前该公司一直在按期履行赔偿责任,双方都得到了相对完满的解决办法。“这个案子调解了很多次,这个解决办法也是大家智慧的结晶。”在援助结束后,刘玉芳收到了申请人送来的锦旗,表达对她的感谢。

  对于调解矛盾、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刘玉芳认为,需要懂得如何沟通。“我们做案件是需要技巧的,什么时候提交证据、采取什么办理方式,不能应付、更不能敷衍。” 刘玉芳说,“ 这些都需要沟通的技巧。”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