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聚焦疫情防控 做好复工复产“护航员”
2020年,长春市法律援助中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发布法律援助服务指引,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通过网络、热线、微信、电子邮件和线下邮递等方式提供“不见面”服务,通过电话预约提供“零等待”服务,实现了防控服务两不误。
扩大涉疫服务事项范围,将因疫情导致的劳动报酬支付、劳动关系解除、工伤赔偿、房屋租赁等纠纷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状况。
积极开展联防联控,组织全市30名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一线排查外来人口和车辆,参与服务224次,发放手册4000份。
实施惠民工程 打好特殊群体“服务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全市组织实施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活动。
开展“助力农民工”活动,在人社部门设立14个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一个免予”“四个优先”服务,深入社区、村屯、工地开展宣传活动。
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活动,在共青团、民政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8个,发放宣传动画、学习用本、书包、球类等宣传品3万份。
开展“法律援助进军营”活动,设立工作站5个,实现驻长空军、陆军、武警、警备区和军事院校法律援助服务全覆盖。
开展敬老月服务活动,走访社会福利院、养老机构9家,举办普法讲座8场,发放资料1.48万份。
开展退役军人法律护航行动,围绕优抚优待金发放、土地承包、宅基地纠纷等与退役军人紧密相关的事项提供法律帮助。
落实改革任务 下好法律援助“先手棋”
积极推动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开展法律援助事项范围负面清单试点工作,在市本级和农安县开展试点工作,因地制宜编写负面清单,探索对负面清单以外事项全部提供法律援助,为法律援助立法和司法改革提供了“一手”资料。
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建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站44个,与公、检、法、安部门联合印发《长春市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管理办法》,印发刑事法律援助告知单3万份。
助力脱贫攻坚 画好精准扶贫“同心圆”
连续五年将 “法律援助扶贫助困”专项行动纳入市脱贫攻坚工作要点。与市扶贫办联合出台《脱贫攻坚法律援助支持计划实施方案》,逐级召开法律援助精准扶贫推进会,为村书记颁发“法律援助联系人”聘书,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扶贫联动机制。
组建扶贫助困律师团队,提供“一免七优先”优惠政策、开展“一贫困村一律师”服务,通过扩大涉农事项援助范围、悬挂服务标识、实地宣传走访、建立微信群等措施,实现了法律援助与精准扶贫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