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清江浦区:打造“法律援助流动服务驿站”品牌

来源:淮安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1-04-19 15:29
分享到 打印

  ​2021年春节前夕,郁某夫妻俩来到江苏淮安市清江浦区法律援助中心,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感谢法律援助,帮我们要回了工资,今年我们终于可以过个好年了,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

  郁某夫妻二人于2009年起在淮安市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分别从事保安、后勤工作。自2015年起,该公司一直以各种理由拖欠工资、加班费等共计96000元。郁某夫妻多次与公司进行协商追讨其劳务报酬,均无结果。

  就在郁某夫妻俩一筹莫展时,他们在镇上遇到了清江浦区法律援助流动服务驿站搞宣传活动,夫妻俩抱着一丝希望前去咨询。

  流动驿站接待律师与郁某沟通后告知他们,追索劳务报酬属于法律援助的范围,而且郁某已年过70,系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人员优抚对象,可以免予经济审查。

  工作人员当即通过法律援助告知承诺方式,现场受理了郁某的法律援助申请,告诉老人准备相关材料,由法律援助律师为其追讨工资。

  法律援助律师接受指派后,立即约郁某见面,了解案情。在有欠条实际证据的情况下,又花费大量时间收集整理了郁某与公司老板张某的微信聊天记录及资金往来记录,以便佐证。

  考虑到郁某年事已高,且临近春节,走正常的诉讼程序可能在年前难以解决问题,法律援助律师迅速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法律援助律师帮助郁某与企业进行协商处理,另一方面告知郁某若无法与企业协商一致,该案件可以经清江浦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室主持调解后,再提起司法确认程序。郁某夫妻俩当即表示同意法律援助律师的意见。

  2021年1月19日,法律援助律师前往清江浦区人民法院立案。1月28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约定被告于2021年2月10日前支付10000元,其余在2021年12月前付清。清江浦区人民法院出具民事裁定书,裁定该调解协议书合法有效。

  最终,拖欠5年的劳务工资终于在春节前予以解决,郁某夫妻非常满意,连声表示说终于可以过一个久违的开心年了。

  2021年以来,淮安市清江浦区司法局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拓展工程”,结合法律援助工作发展的新特点、新任务,精心打造“清江浦区法律援助流动服务驿站”新品牌,前“移”法律援助服务窗口,让群众少跑腿,就近进“驿站”,便可得到法律咨询、申请受理、审核指派等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

  一是采取流动受案便民措施。依托全区115个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同时结合“一村一法律顾问”活动,有效收集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根据各村居居民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情况,制定法律援助“流动服务驿站”巡回服务日程安排,定期到各村居,为符合条件的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二是提升流动上门亲民力度。进一步细化主动上门服务流程,完善上门服务工作规范。对重度残疾人、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重大交通事故、群体案件等,提供电话预约、上门服务,改变窗口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哪里有法律援助需求,哪里就会出现“流动服务驿站”,切实解决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米”问题,将法律援助送到有需要的群众身边。

    三是开展流动宣讲惠民活动。针对群众常见的有关婚姻家庭、赡养、劳务、用工、交通事故、征地、拆迁等典型法律问题,定期组织专业律师将“流动服务驿站”开进村(居)、工地、企业、广场、学校、军营等场所,开展主题专场法律援助知识教育讲座,发放法律援助指南和联系卡,宣传法律援助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提供现场案件受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