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法律援助惠民生暖民心

来源:西部法制报 发布时间:2024-12-02 20:59
分享到 打印

  “请问这里是提供法律援助的地方吗?我真的很需要你们的帮助。”2024年9月20日,恰逢陕西法律援助宣传服务月活动开展之际,保洁员张洁与其所在公司因请假及工资问题产生分歧,被迫离职,遂来到西安市碑林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在确定张洁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后,工作人员向她详细介绍了法律援助申请的条件和程序,当场受理了她的法律援助申请,指派律师为她代写诉状,代理案件,通过法律途径为她解决问题。

  法律援助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关乎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的权益保障,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

  2024年以来,陕西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全面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法,扎实推进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工作,持续开展全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提升年”“法律援助宣传服务月”“千人万卷法援案件大评查”等活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城乡一体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

  目前,陕西各级法律援助共接待来访咨询93881人次,“12345”热线接听电话咨询267415通,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2568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服务触角再延伸

  2024年以来,陕西省司法厅制定了《陕西省推动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推动各级政府把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提升年”“法律援助宣传服务月”等专题活动,推进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的法律援助新格局。

  在陕西省法律援助中心,民事行政法律援助范围已经扩大到婚姻家庭、邻里纠纷、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事项,“一老一小”是服务的两个重点,经济困难审查标准放宽至“最低社会保障标准的两倍”,努力做到应援尽援。

  “陕西省法律援助中心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设立法律援助实体服务窗口,在镇(街)设立法律援助受理窗口,开通特殊群体‘绿色通道’,简化申请流程,畅通服务渠道”,2024年10月12日,陕西省法律援助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陕西省法律援助中心还在“12348”陕西法律服务网提供政策指引、线上咨询和受理法律援助申请,落实“5小时办结群众法律咨询服务”要求,方便群众在线获取法律援助服务,建成集政策公开、咨询服务、文书传输、监督管理于一体的“智慧法援”平台,让“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预约办”逐渐成为法律援助新常态。

“七彩光”驿站暖人心

  为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切实保障经济困难群众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陕西省法律援助中心立足省情实际,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服务体系。

  省司法厅将县级以上法律援助机构建设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评价指标,107个县(市、区)完成法律援助机构应建尽建目标,依托司法所、行业部门设立援助工作站1842个,依托律师事务所、人民调解组织建立援助联络点2000余个,配备专职人员927人,注册援助志愿者1520人,基本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到人的服务网络体系。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推出的“七彩光”暖心服务驿站便是其中之一。

  “七彩光”暖心服务驿站集合了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推介、法律援助服务指引、免费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志愿服务及培训交流等便民服务功能,是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打造的全新开放式、交流性、综合性一体化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平台。驿站突出法律援助“暖心”服务。

  40岁出头的王某是进城务工人员,与某公司签订劳务合同,负责项目高空作业,约定公司对王某进行指派、调度及奖惩、考勤等,以及按月发放较为固定的报酬。

  2024年年初,王某在工地进行高空作业时,不慎从高处摔下,脚部受伤。事故发生前该公司没有为王某缴纳社保,事故发生后也拒不配合其申报工伤,拒绝按工伤标准赔偿。面对卧床在家的王某,王某家属焦急万分,于是来到“七彩光”暖心驿站咨询求助。

  针对王某的情况,作为法律援助律师的陕西稼轩律师事务所孙晗宁结合王某提供的劳动合同、微信工作群沟通记录、考勤打卡记录等证据进行了分析解答。孙晗宁律师还协助其对申请工伤需要的申请表、证人证言、诊断证明、劳务合同等资料进行了梳理,并告知家属可以在社保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前几天,相关部门已经确认了老王的工伤可以获得赔偿,太感谢您了!”9月26日,王某家属给孙晗宁律师发来微信表示感谢。

宣传服务形式多

  “原来通过手机就可以享受公共法律服务、申请法律援助。除了热线和网站,光小程序就有这么多贴心功能,真是太方便了。”在第十七个全省法律援助宣传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上,快递小哥周凯体验了公共法律服务小程序后,对此赞不绝口。

  法律援助宣传服务月期间,全省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服务活动。活动聚焦广大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的实际需求,整合服务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完善便民措施,主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广泛宣传法律援助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聚焦特殊群体、困难群体,提供更加精准、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用情用心用力办好每位受援人托付的法律援助案件。

  法律援助宣传服务的脚步,在不断延伸拓展。延安市延川县法律援助中心在延川县北关小学开展法治与心理健康社团活动,通过上法治课、心理学课、军训、排练法治情景剧、排练模拟法庭、外出参观法治研学基地、去烈士陵园参观学习等活动,教育孩子遵纪守法培养自信心。

  此外,9月中旬,渭南市还成立了临渭区残障人士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残障人士提供法律服务和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由具有丰富残障领域法律服务经验的律师通过法治宣传、预约接访等方式,为残障人士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转交法律援助申请等多形式的法律服务,不断加强法律援助力度、提升公益法律服务力量。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