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律援助是国家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2024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市紧紧围绕保障民生,持续擦亮“洪城良援”品牌,创新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服务,为更多受援人“保驾护航”。2024年,全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711件,成功为受援人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4229.61万元。2024年3月,南昌市法律援助中心获得“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名优律师团”助力护薪
“真的非常感谢!”2024年8月19日,一大早,两位农民工匆匆走进南昌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他们手中那面鲜艳的锦旗格外醒目,上面写着“法律援助暖人心 专业律师树正义”。原来,这两位农民工曾是某公司食堂里的厨师,由于公司经营不善,他们与12名食堂员工一起被集体辞退,并拖欠了三个月的工资。
尝试多种讨薪方法无果后,他们来到南昌市法律援助中心,该中心迅速从“名优律师团”选派江西豫章律师事务所艾建华律师承办此案。艾律师与团队成员迅速行动,一边安抚农民工情绪,一边加班加点固定证据。准备就绪后,第一时间向仲裁院申请立案。在庭前调解、开庭审理、庭后调解的过程中,法律援助律师坚持释法说理,为公司经营困难期遇到的法律问题提出建议,最终促成双方和解,16万元拖欠工资和经济赔偿金一次性顺利付清。
2024年5月,南昌市推出“名师法援”工程,选取100名资深律师组建了“名优律师团”。这些律师有省市律协常务理事、大型律所负责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还有获表彰的优秀律师。“名师法援”工程实施以来,名优律师团成员已办理法援案件135件。
“百姓点单”服务暖人心
在南昌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的“法律援助人员名录”引人注意。
南昌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副科长凌秋琪介绍:“我们创新推出‘百姓点单’服务,将法律援助律师按擅长业务领域汇编成册,改变过去单项指派的模式,既让受援人可以自主选择律师,又能发挥承办律师的专业特长,让法律援助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实际。”
“感谢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专业律师助我渡过难关,让我从实刑改判缓刑,能继续完成学业。”受援人刘某告诉记者,2023年,他还是一名刚考上在职专升本的大学生,在8月23日凌晨4点驾车回家途中,因受到对向车辆远光灯的干扰,不幸撞上了正在车道中间黄线上推着轮椅散步的两位八旬老人。刘某在此次事故中被交警部门认定负主要责任,一审涉嫌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面临失去人身自由和巨额经济索赔的双重困境。刘某怀着忐忑的心情向南昌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可以从全市法援律师库中自主选择承办律师。通过反复了解和权衡,刘某选择了北京市盈科(南昌)律师事务所姚俊丽、孟竑佚律师代理案件。凭借多年刑辩经验,承办律师第一时间发现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漏洞,加上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最终说服法院在二审时改判缓刑。
“百姓点单”服务自2024年9月在全市推广,申请人自己“点单”的案件达到170件,占申请类法律援助案件的60%,群众满意率更是高达100%。
“专家团”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未成年人是法律援助工作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南昌甄选87名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拥有5年以上执业经验的律师,组建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家团,通过“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法治教育结合”等形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凌秋琪对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印象深刻。早早辍学打工的小胡,因一时糊涂,将工友的手机盗走。2024年9月27日,南昌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专家团的江西建管律师事务所郭春兰律师担任小胡侦查阶段的辩护人。郭律师接受指派后,积极联系小胡和其父亲沟通会见,引导小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与其父亲进行沟通,避免孩子误入歧途。同时,郭律师向办案机关提交了法律意见书及取保候审申请书。经过多方的努力,最终办案机关同意为小胡办理取保候审。得知这个消息,小胡和他的父亲对郭律师表达了深深的感谢,郭律师也承诺会继续跟进这个案件。
除了专家团的专业援助,南昌市司法局还为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开辟“绿色通道”,在法律援助机构设立专门窗口,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同时,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平台,健全法律服务网络,为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提供在线咨询解答、申请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2024年,全市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161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