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为深入贯彻司法部关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决策部署,2025年1月起,黑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聚焦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启动法律援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安心行动”,通过“普法宣传提质效、法律援助加速度、质量监督筑根基、专业队伍强支撑、部门协同聚合力”五大创新举措,打出劳动者权益保障“组合拳”,切实将法治温暖送到万千奋斗者身边。一季度,已受理劳动者维权案件245件,帮助316名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
普法宣传立体化 法治知识深入人心
黑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以“安心行动”为契机,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普法体系。在线上,推出农民工讨薪维权系列动画、普法短视频等新媒体作品,以生动鲜活的案例普及法律援助知识。佳木斯市制作的公益宣传动画点击量突破2万次,帮助众多劳动者掌握维权知识,务工人员老王便是通过该动画学会维权流程,成功获得法律援助。
在线下,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深入招聘会、企业、工地、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为劳动者答疑解惑。行动开展以来,累计举办普法宣传活动210场次,提供法律咨询38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71万份。绥化市在法治文化公园设立“劳动者权益保护”主题展区,通过典型案例展板实现普法宣传“抬头可见”。
法律援助高效化 维权通道更通畅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为劳动者维权开辟“特快专列”。139个法律援助中心窗口开通“绿色通道”,对追讨欠薪、社保待遇等案件实行“三优先”原则,确保劳动者快速获得法律援助。黑龙江法律服务网设置法律问题快速检索栏和智能问答机器人,实现简单法律问题即时解答。在近期的一起维权案例中,5名四川籍农民工向省司法厅求助,追讨76万元被拖欠工资。省司法厅迅速响应,协调劳动监察部门,并指派绥化市庆安县司法局承办。仅用24小时便促成双方和解,帮助农民工全额拿到工资。农民工代表感叹:“76万工资一天到账,这效率真是太高了!”行动开展以来,已累计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580余万元。
质量监督精细化 案件办理提质增效
黑龙江省司法厅制定《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办法》,对案件受理、办理、结案等全流程实行量化考核。通过“指派查资质、过程查进度、结案问效果”的管理模式,确保案件办理质量,特别是针对劳动者维权案件,从证据收集到法律适用均进行精细化审查。全省定期开展案件质量抽查评估,严格执行司法部评估标准,并通报优秀案件和文书。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按季度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对不合格案件承办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形成以评促改的良性循环。建立劳动者法律援助案件100%回访机制,通过电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收集受援人对案件办理过程、服务态度、维权效果的反馈意见,推动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持续优化。黑河市举办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培训班,深入剖析办案评估中的常见问题,为提升服务质量指明方向。
队伍建设专业化 服务能力全面升级
黑龙江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遴选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建法律援助业务专家库。例如绥化市建立专门的劳动者法律援助专家库,选拔24名擅长劳动争议处理的律师入库,涵盖劳动争议调解、工伤赔偿等专业领域。通过“一案一专家”的精准对接模式,为农民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群体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
机制创新协同化 维权效能显著增强
全省各地积极构建“司法行政+N”多元协作机制,整合法院、人社、工会等多方资源,为劳动者维权提供坚实保障。“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51”工会职工维权热线实现联动对接。牡丹江市积极加强与法院、工会、人社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咨询、代理、调解、仲裁、诉讼”五位一体的维权服务体系。佳木斯市、大兴安岭地区与劳动仲裁、法院、工会等部门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共享信息资源,共同解决劳动纠纷难题。双鸭山市在人社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一站式维权服务。大庆市将法律援助信息纳入建设项目农民工维权告示牌,实现维权信息工地全覆盖。
法治阳光温暖奋斗之路,黑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将持续深化“安心行动”,以法治之力护航民生,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公平正义的环境中安心奋斗、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