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 多点发力”
—— 新疆阿勒泰地区法律援助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阿勒泰机关党建 发布时间:2025-09-05 20:51
分享到 打印

  法律援助门槛降低、援助事项范围不断拓宽、“12348”热线满意率不断攀升……

  2025年以来,阿勒泰地区以“开展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工作为契机,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援助范围、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推动法律援助提质增效,让法治阳光温暖更多群众。

  据统计,2025年以来,全地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达5000余人次,为民办实事共828件,其中,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28件,同比增长35.89%、法律帮助400件,同比增长14.29%,为群众挽回各类经济损失321万元。

  贴心服务 传递法援温度

  李某两年前外出务工的工资被长期拖欠,多次追索无果。2025年3月,她向布尔津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尽管存在案件时间跨度大,证据零散、李某本人不在本地等难点,布尔津县法律援助中心克服困难,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远程受理,指派援助律师,最终这笔迟到的工资终于汇入李某的账户!

  据介绍,全地区法律援助工作始终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原则,在原有的法律援助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补充范围。同时,积极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获得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阿勒泰地县法律援助中心将农民工、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等特殊群体作为法律援助工作重点人群,依托基层司法所、各级工会、妇联、老龄委等单位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联络点129个,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申请程序,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并提供上门受理、邮寄受理等便民活动,减少群众奔波之苦。

  便民高效 提高法援速度

  “没想到我能这么快拿到工伤赔偿,更没想到整个过程一分钱律师费都没花。”阿勒泰市某物业工作人员巴某在案件回访时激动地说。据了解,这起案件从受理到结案仅用1个月时间,为巴某追回赔偿款3万元。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法律援助中心落实“减证便民”“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等制度,实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诚信承诺制度,容缺受理受援人申请材料。建立预约弹性服务机制,对行动不便群众实行“上门服务”,根据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工作特点,提供预约服务。压缩审批周期,一般案件由7日压缩至1日、实现“即申即办”,复杂案件压缩至3日。数据显示,全地区共提供法律援助上门服务32次,预约服务43次、实现“即申即办”的案件达80%。

  常态监管 彰显法援力度

  “法律援助律师非常专业和负责,不仅帮我打赢了官司,还免费帮我申请了执行程序,帮我走了“一条龙”服务,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受援人陈女士表示。

  法律援助质量是生命线。全地区实行法律援助案件全流程跟踪,通过结案审查、电话回访、征询办案机关意见、案卷评查等方式,了解承办律师的服务态度、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据统计,受援人对承办律师的满意率达99.1%。

  同时,为提升“12348”热线服务水平,制定《阿勒泰地区驻线服务人员管理制度》,完善热线平台值班工作制度,创新律师“轮值”服务,有效规范“12348”热线接听工作的运行和管理。截至目前,共接听1820通,群众满意率和接听率均在90%以上。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