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调研采访活动走进云南

来源: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发布时间:2023-09-18 15:36
分享到 打印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记者 胡琪

 

调研小组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光明村 “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代表李斌工作室

 

调研小组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镇五华社区

 

调研小组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光明村

  2023年8月,司法部举办“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调研采访活动,由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等十家中央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调研小组,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等地,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法治建设情况。

 

司法部法治乡村基层行(云南)采访调研座谈会

  云南省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育和增强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紧密结合本省特色开展了院坝协商会、村民议事会、文艺普法等一系列学法普法主题活动,让法治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院坝协商会是通过“实地视察+院坝协商”的形式开展,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和村小组的广大群众一起,采取看、听、议等方式,深入了解法治乡村建设情况,现场解答法治乡村建设中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收集群众对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法治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不断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提升百姓学法用法能力,加强百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光明村书记院坝协商会

  为了更好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意见,对村规民约进行制定、修定和实施,云南省推出了“村民议事会”制度。采访调研小组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平坡镇向阳村委会阿尼么村民小组遇到了村两委正在召开的“村民议事会”,当地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村干部和当地村民都参与其中,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共同建设美丽和谐文明幸福村庄。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平坡镇 向阳村阿尼么小组村民议事会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平坡镇向阳村阿尼么小组村民议事会认真听取村规民约的村民

  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中,漾濞彝族自治县还充分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和特色,将普法工作与民族文化深度结合,推出了文艺普法等寓教于乐的普法形式。当地通过“打歌”、“花灯剧”的形式,将普法内容改编成不同的山歌,将法律知识变成各民族群众最熟悉的语言,实现普法工作和法律知识的深入人心。

 

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彝族打歌普法”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彝族打歌普法”优秀代表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花灯剧普法”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花灯剧普法”优秀代表

  一地一风俗、一村一特色。2022年,丽江玉龙县玉湖村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称号。玉湖村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机遇,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强、法治兴、生态美、群众富”乡村振兴新路子,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旅游村落。

  云南省还培养了一批群众信任、扎根乡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李斌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是老百姓心里有“文化”的人,又知法懂法,村里人遇什么事都喜欢向他咨询。李斌为了当好“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学习很多关于基层治理的法律知识,为群众讲政策、调纠纷、普及法律知识。村里有两家人因房屋滴水排污问题引发争纷,李斌运用《民法典》中相邻关系的知识,耐心讲解相关政策法规,两家人最终握手言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面对面为群众服务,真正打通法治乡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光明村“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代表李斌

  本次活动深刻彰显云南省在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方面的创新和努力,推动法治宣传到乡村,让普法更“接地气”,服务更“聚人气”,老百姓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9月23日,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将联合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共同举办“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普法宣传直播活动,将通过播放法治文艺作品、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征集农村学法用法的典型案例、讲述法治成功故事,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促进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法治春风进万家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