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了解上海监狱历史的窗口
——介绍《上海监狱的旧闻往事》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2-01-12 09:47
分享到 打印

  马卫国

  与新中国同岁的徐家俊,与上海市提篮桥监狱有着深远的渊源。曾担任提篮桥监狱大队长、政治处副主任。出自对文化与民族的热爱,出自对历史及法制史的关注, 1989年年初来到新成立的提篮桥监狱史志办,1994年8月调往上海市劳改局(监狱管理局)史志办,从事监狱史志编撰工作,后担任上海监狱管理局史志办主任。

  从20世纪90年代起,徐家俊参与了《新中国监狱工作五十年》的编写工作。主持了《上海监狱志》《旧监狱寻踪》及五册《上海监狱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还参与上海监狱陈列馆和上海公安博物馆的筹建,执笔提篮桥监狱抗日纪念地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2000年起,徐家俊兼任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监狱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编印了四册《我所知道的新中国监狱工作》以及《新中国监狱工作若干问题研讨会论文集》等书,为新中国监狱工作积累了一些珍贵的资料。

  学术贵在创新。监狱史学研究,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说,“史学没有神童”。创新是要通过相当长的训练和艰苦的积累,这个积累的时间常常是十分漫长的。“跳出监狱看监狱”,徐家俊在研究中除了关注监狱本身外,更关注与监狱相关的日本战犯的关押、审判执行等资料。经整理在1996年执笔申报了“日本战犯关押、审判和执行处”申请材料,1997年经上海市政府审核通过,提篮桥监狱公布为“上海市抗日战争纪念地点”。

  学术要守规范。徐家俊在研究过程中,一直不断地更新最新发现的史料事实,更正以往的错误。徐家俊的研究成果多来源于档案资料和当时的报刊报道,如《中央日报》《民国日报》《大公报》《华美晚报》《和平日报》等。其中每一个信息点均清晰的标注了来源出处,力求准确严谨。

  上海监狱史的内容博大精深,资料浩如烟海,特别是上海监狱史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新中国成立前志士仁人及监狱地下党的狱中斗争、汪伪汉奸的关押执行、日本战犯的关押审判执行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对各类犯人的教育改造等,不少内容涉及到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抗战史、上海租界史、上海现代史的研究领域,具有深入研究,不断挖掘、不断探索的价值退休后,徐家俊潜心写作,厚积薄发,先后出版了《提篮桥监狱》《上海监狱的前世今生》《审判从这里开始,日本战犯在上海的审判》《上海监狱的旧闻往事》四本书。被人们尊称为提篮桥监狱历史的“活字典”。

  2021年12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上海监狱的旧闻往事》,是《上海监狱的前世今生》一书的姐妹篇。全面叙述百年来上海监狱往事与现状,运用了大量档案、报刊和口述资料,分旧狱寻踪/革命志士在狱中/新监过往/案件追踪/上海监狱亲者访谈录/附录等六辑。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教育,《上海监狱的旧闻往事》一书也尽力为之提供一些素材与资料。该书又填补了上海监狱史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较强的史料性、学术性和可读性。

  (浙江省监狱管理局)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