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监区里的改造故事法理情交融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2-04-12 20:20
分享到 打印

  杭璟琨  倪庆二  孙银军

  今年来,江苏省溧阳监狱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的现代监狱”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监狱重点工作落实,充分发挥监区主阵地作用,优化教育改造形式,丰富教育改造内容,不断提升教育改造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积累了有益经验。

  九监区、二十监区爱国主义教育直观生动

  “我们对比下这几张照片,大家看看有什么变化?” 1月21日,九监区民警张绍田正在为罪犯讲授爱国主义教育课。

  看着屏幕上的照片,罪犯唐某不禁陷入了沉思,有几张照片正是唐某的家乡,只是有了一些变化。“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乡村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里已是白墙熏瓦、伊水潺潺。祖国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奋斗,也不会漏掉任何一个人,只要肯努力,踏实改造,回归后积极参加家乡建设,未来的生活就会慢慢好起来。”听着张绍田的授课,一张张乡村复兴发展的照片吸引着台下罪犯的目光。

   “服刑几年都快忘记家乡什么样了,没想到家乡发展这么快。”课后,唐某主动向分管民警祁越汇报心得体会:“今天听了这堂课,我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惰性思想才是犯罪根源。不能再混日子、拖后腿,一定要好好改造、加强学习,争取早日回归家乡,改善家庭生活。”

  “无论在哪,家乡总是罪犯记忆最深的地方。”祁越介绍说,监区充分把握这点,积极参加监地共建,开展以“家乡变化”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选取司法局制作的家乡变化的照片、视频作为授课素材,在罪犯中广泛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形势政策教育,引导罪犯感恩党的领导、反思自身过错,增强回归信心。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2月1日,二十监区监房大厅播放抗美援朝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视频,给许多罪犯带来触动。

  二十监区民警秦凯烨介绍说:“春节期间,监区组织罪犯收看爱国主义题材视频,把生动鲜活的党史放给每一名罪犯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听到‘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这句台词时,我眼泪湿润了。”观影教育后,罪犯赵某感慨不已:“回过头来想想自己,诈骗他人、危害社会,我真觉得羞愧。等刑满出去了,一定好好做事,绝不给社会添麻烦。”

  “我们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罪犯改造的‘必修课’。”二十监区副教导员马良说,监区每月排定计划、每周现场教学,深入开展“四史”、时事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题教育。同时依托监狱求新讲师团,摄录政治教育专题视频26部,在线开设《我和我的祖国》等5个“精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引导罪犯走好悔改新路,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开展,促使罪犯将家国情怀融入血液,将民族精神植入思想,从源头上校正新生航向。”马良补充说。

  “做好罪犯改造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潘道田认为:“我们加强对罪犯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监狱作为政治机关的职能作用,厚植罪犯的家国情怀,努力将罪犯改造成为拥护党、爱祖国、爱社会的守法公民。”

  六监区、二十二监区法治教育释疑解惑

  “请问我现在正在服刑,影不影响房屋继承?”六监区罪犯于某正通过法律援助工作站向律师进行法律咨询。

  “为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实效,监狱与溧阳市司法局共同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六监区教导员杨云峰介绍说,监区定期排摸、整理罪犯在婚姻家庭、债务纠纷、民事赔偿等方面的法律需求,法援律师通过远程视频、热线电话等形式,及时帮助罪犯解答涉法诉求,消除法律困惑。

  “其实每件法律问题的解决,对罪犯来说都是一堂生动的普法课。”杨云峰指着一封罪犯的思想汇报说:“他在其中写到,‘只要信法靠法,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更不会有误入歧途的悔恨。’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罪犯,只有信法用法,才能发现法律带来的诸多启示,否则违法了只能自食恶果。”

   “我虽然犯了罪、坐了牢,但依然对相应的法律规定不是很清楚。”罪犯刑某坦言:“但听了‘学用法律’,我感觉法律也不是像自己原先想的那样深奥,不仅好懂,而且对自己也非常有帮助。”

  “大家口中的‘学用法律’,其实就是我们监区开设的普法课堂。”民警杨陆琪介绍说,监区专门挑选3名具有较强政治素养、较高法律业务水平民警,以“每周一课”的形式教授罪犯法律知识,帮助罪犯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

  “罪犯学习法律,不能仅限于学习和记忆法律条文、概念,更重要的是明白法律‘是什么’‘为什么’,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认同。”二十二监区监区长倪全能这样认为。

   据悉,除了普法课堂,二十二监区还相继推行“图说法治”“法治之声”等普法项目,不仅实现罪犯由“听”到“说”的转变,更将罪犯纳入到监狱法治文化作品的创作中来,促使罪犯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规范有序开展法律知识辅导,既是帮助罪犯解决实际困难,更是以此为契机,将其内化为罪犯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模式,更好地促进罪犯尊法守法,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做出我们应尽的努力。”副监狱长宋建华认为。

  七监区、十九监区文化教育循循善诱

  “大家第一次写信,不要着急,注意我们前面讲过的格式要点,一笔一划来……”1月23日春节前夕,七监区监房大厅,民警孔巍巍和杨爽正在指导“脱盲”罪犯书写自己的第一封家书。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写信。”罪犯张某如今说起仍有些兴奋:“我写信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家里人,要多花些工夫在小孩身上,不要再吃没有文化的亏。”

  “张某没上过学,刚到监区自己名字也不会写。”七监区教导员朱洪海介绍说,正因如此,张某在外打工时稀里糊涂地与人签下了不平等合同,最终在维权中采取过激行为致人伤残,被依法判刑入狱。“进来之后,张某急切地想学习文化知识,好出去后过的更有尊严。如今,他已参加了小学文化课程,明年就好毕业,进入中学课堂了。”朱洪海补充说。

  除了基础文化班,监狱还鼓励符合条件的罪犯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引导罪犯努力用文化知识叩开新生大门。2021年,345名罪犯参加自学考试,单科通过率达63.7%。

   “近5年的努力,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罪犯杜某在收到自己的会计专业毕业证书时,不禁哽咽落泪:“这张证书饱含着警官的鼓励与付出,是他们指引我不断向前。”

  “其实,杜某在外面就已经通过了3门课程,但因犯罪入狱曾一度态度消极,多次想放弃后续的考试。”七监区分管民警贾路印象深刻:“我们一直鼓励他把刑期当学期,虽然期间分管民警多次变动,但大家始终给予杜某不变的支持和帮助。”

  “我就想现在学点面点手艺,以后出去能自食其力,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在溧阳监狱第三期“云帮教”现场,十九监区罪犯殷某面对镜头诚恳说到。

  据殷某自述,在参加监区面点培训班的半年时间里,自己在老师、民警的技能传授和教育引导下,逐渐从一名面点“门外汉”逐渐入门,近期还准备参加中式面点职业技能考试。“非常庆幸有这个培训班,不然浑浑噩噩过,很难走到今天这步。”殷某坦言。

  “我们结合罪犯刑期、文化程度和就业前景,积极为罪犯开设电工、机修、面点等6类技能培训班。”十九监区监区长胡苏南说:“监区还会根据监狱统一安排,待培训课时修满后,联合社会职能部门,举办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并对成绩合格者发放资格证书,为罪犯顺利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树立学习意识,养成劳动习惯,是我们开设培训班的目的。”副监狱长姜吉峰认为:“不能简单局限于帮罪犯考一个证书、拿一个文凭、谋一份工作,更重要地是引导他们崇尚知识、热爱劳动,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监区出监区教育助力新生

  2月23日,溧阳监狱三监区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收件人栏赫然写着“出监监区警官”。监区负责收发信件的民警陶涛带着疑惑,拆开信件读了起来,欣慰之情渐上眉梢。

  “今年刚过完年,我就在老家那边找到了一份送外卖的工作,大家对我都很好,没有因为我坐过牢而看不起我……”

  “这是一封来自刑释人员于某的信件。”陶涛说:“信里除了对我们监区民警的感谢,更多的提到了回归社会后的工作生活,他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看到于某如今能够正常融入社会,我们感觉前面的努力没有白费。”三监区分管民警张彤由衷感慨。据他介绍,就在去年年底,距离于某刑满还有1个多月的时候,他一改先前平稳改造的状态,变得焦躁易怒、寝食不安,“觉得出去后人家会看不起我,不知道该怎么过” 。

  “我们针对于某这些罪犯遇到的疑难困惑,召开专题分析会,拟定出监谈话方案,尝试从改善思想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用乐观的心态看待前景,并鼓励他不断接触新鲜事物,为将来融入社会大环境做好准备。” 张彤印象深刻:“开始效果并不明显,期间我们多次调整谈话方案,转化教育思路,终于唤醒了于某对新生的希望和对回归的自信。”

  “用好出监谈话非常重要。”三监区副教导员汤新俊介绍说,监区围绕罪犯刑释前可能出现的思想、心理、行为问题,针对编制《出监谈话工作指引》,明确必谈内容、方法步骤、评价标准,并整理附录谈话案例,为民警更好地开展出监谈话提供参考。

  “我们还推行共性问题案例解答、个性问题针对研判、疑难问题重点会商三级谈话处置机制,有效提升了出监谈话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受到罪犯及其家属的好评。”汤新俊补充说。

  “爱党爱国,拥护宪法;牢记教训,珍惜自由;严守法律,遵守公德……”3月2日,在三监区监房大厅,罪犯张某站在队前,与其他11名即将刑满的罪犯昂首面对国旗,右手握拳举于耳际,大声朗诵出监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久久回荡。

  “每一句誓词都很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对于出监誓词,张某有着自己颇为深刻的理解:“当自己没有方向、缺乏定力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照着每一条去做,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通过开展出监宣誓等庄重的仪式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仪式效应和内化作用。”三监区民警史彬介绍说,监狱还会定期邀请其他监区民警、司法局工作人员前来参加监誓。“我们就是想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他们受到教育、牢记承诺,增强回归信心、走好以后道路。”史彬坦言。

  “仪式是一种提醒,也是一次强化。”三监区监区长杨云峰介绍说,监区抓实把牢罪犯刑释前关键时间点,充分应用“七个一”平台,系统构建参观“求新”文化馆、歌唱爱国主义歌曲、畅谈新生体会、书写新生规划书、开展警示和新生教育等仪式规范,通过庄重、严肃的活动开展,引导罪犯树立远大志向,真正告别旧我,走向新生。

  “扎实开展出监教育是罪犯在监狱教育改造过程的最后一环,有利于促使罪犯坚定悔恶向善的决心,增强重返社会的信心,从思想上校正新生航向,为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打好基础。”潘道田认为。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新闻中心)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