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马卫国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2012-2022)”公布如下:郁南磨刀山遗址、英德青塘遗址、英德岩山寨遗址、狮雄山秦汉建筑遗址、肇庆古城墙遗址、南海一号、台山大洲湾遗址、惠东三官坑窑址、南海石燕岩采石场遗址、广州南石头监狱遗址等入选。
广州南石头监狱遗址原为清末镇南炮台所在。镇南炮台与车歪炮台都属于大黄滘炮台群。大黄滘炮台群是虎门海口至广州城之间(后航道)最后一道防线。民国2年(1913),广东省城警察厅依托清代镇南炮台故址建立监狱,称“惩戒场”。
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广东国民党反动当局在此关押、审讯、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萧楚女、刘尔崧、熊雄、邓培、李森、何耀全、熊锐、陈复等曾被关押于此并惨遭杀害。
国民党反动当局又将“惩戒场”改称“惩教场”。因临近南石头村,故俗称“南石头监狱”。
2021至2022年进行考古勘探发掘,清理清末镇南炮台的围墙、民国南石头监狱的牢房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铁炮、镣铐、子弹壳、试剂瓶等遗物。其中,监狱的“井”字形牢房基址可确认牢房132间,面积最大的10.4平方米,最小的4.3平方米,残存墙基最高约0.5米。建筑形制与文献记载和历史地图高度吻合。
南石头监狱遗址的牢房、铁镣、子弹壳等遗迹遗物,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关押、迫害、枪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的直接罪证,更是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为谋求自由解放开展艰苦革命斗争的鲜活物证,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据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官方微信报道:为进一步落实《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留住城市记忆,弘扬民族精神,推动广州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结合当前深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关工作部署,2019年8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小勉主持召开了“南石头监狱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座谈会。
会议听取各单位关于加强南石头监狱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围绕南石头监狱的历史沿革、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以及下一步历史遗址保护、文物考古发掘和史料收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交流。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主任作了讲话。他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保护和发掘南石头监狱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将其打造成为红色爱国教育基地,定名为“广州市南石头监狱博物馆”;二是要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年底前完成文物普查和考古挖掘工作,切实把南石头监狱的历史文化遗存搞清楚,按照“应保尽保、疑似必保、可保可不保必保”的原则,加强文物和遗址保护;三是要在文物普查和考古挖掘的基础上,划定一些近期可以开发的区域,由市土地开发中心挂牌招标,余下的部分考古发掘后,再确定具体保护方案;四是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踪督办该博物馆建设和管理运行,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具体牵头办理,各有关部门档案馆、党史办和方志办,中山大学医学图书馆,省博物馆、档案馆,省党史办、省(市)社会科学院,以及海珠区政府要密切配合好;在市委宣传部成立博物馆筹建组,筹建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具体负责博物馆的史料收集、考古发掘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