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高质量服务保障湖北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3-01-12 10:45
分享到 打印

蒋祥伟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中华民族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顺应时代召唤、把握历史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引领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要一丝不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质量的监狱治理效能,服务保障湖北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

  一、进一步高举伟大旗帜,深刻领会报告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我们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自觉做到“四个自信”和在新时代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彰显了思想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新征程上,要深刻领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论述,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明确了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坚定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抓住了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用“五个坚持”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进道路上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这是我们未来成功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的重要保障,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新征程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二、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努力提升监狱治理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强化使命担当,始终恪尽职守,努力提高治理能力。

  (一)着力提高政治能力。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在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各种能力中起着管总的作用。一是夯实理论强根本。学习和掌握理论的深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程度、思维视野广度和思想境界高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党员干部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摆在突出位置,多读原著、勤学原文、深悟原理,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增加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固思想之本、培为政之元。二是深入学习新思想。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全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具有深厚的政治积淀和政治智慧。对党员干部来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第一政治责任,也是提升政治能力最现实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作为一名监狱党员干部,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学用结合、立学立改,既系统学又专题学,既深入学又跟进学,着力掌握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更好指导推动监狱工作实际。三是汲取党史“营养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资源,为解决今天中国与世界的种种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方案。党员干部要熟读党史国史新中国史,弄明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是怎样走过来的,应该怎样走下去,以史省身、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从苦难而辉煌的历史中坚定信念、涵养定力、汲取智慧、探索规律。

  (二)着力增强战略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一是树立唯物史观。增强战略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把具体问题上升至原则高度来考虑,把局部问题置于整体中来思考,把当前问题放在发展过程中来谋划,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克服和避免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问题。受疫情影响,当前监狱工作安全形势严峻复杂,给监狱工作带来全新挑战,因此,必须牢固树立战略思维能力,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等给监狱工作带来的不利局面,抓住监管安全这个中心,围绕监狱工作主责主业,着力在党建引领、改造质量、执法水平、队伍建设等方面,提质增效,始终确保监狱安全稳定。二是坚持人民至上。战略思维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为了人民,战略思维中所蕴含的力量与智慧来自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立场早已深深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基因之中,贯穿于运用战略思维进行决策的全过程。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更是人民根本利益和心声的集中表达。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持之以恒答好人民考卷。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要时刻把守护人民安全、社会稳定作为首要职责,努力把罪犯改造好,向社会输入“合格公民”。三是注重统筹兼顾。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要坚持对重大问题的科学把握、对重大原则的战略坚守,又要因地因时因势地制定政策策略来落实战略决策。为此,监狱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和政府各项工作,在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时要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对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必须无条件执行,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三)着力突出落实能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加强实干本领。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实干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实践品质和先进本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党员干部要成为群众眼里的好干部,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力戒空谈,只有花大力气干,下真功夫干。要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全面准确“吃透”中央精神、省委决策部署和本地本部门“实际”,找准结合点;既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在决策中的骨干作用,又要尊重民意、问智于民;事关监狱工作的重大决策还要进行专家论证和社会风险评估。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统一,作决策、抓工作要在平衡点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决策的全局性、前瞻性、系统性。二是练好善成本领。坚持要事第一、统筹兼顾。既要防止和克服“胡子眉毛一把抓”“萝卜白菜一锅煮”等做法,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抓住主要工作,一抓到底;又要防止和克服“丢三落四”“单打一”“演独角戏”等做法,在抓好要事的同时,统筹、集成抓好其他有关工作,“弹好钢琴”,“奏好交响乐”。坚持小切口、硬举措、准发力。要从细处入手,善于小中见大、以小搏大,找准牵一发动全身的具体事、具体环节、关键细节,采取过硬措施抓细致抓扎实,把钉子钉牢靠,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实现各项决策部署的全面落实。监狱工作点多面广,涉及到安全、执法、医疗、生活等各个方面,要坚持时度效的统一,只有适度,恰到好处,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积极、有序、可持续推动工作。三是提高斗争本领。抓落实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矛盾、直面问题矛盾、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过程,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就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抓落实的过程,也是一个斗争的过程。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监狱队伍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坚持担当作为、拼搏奉献,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战场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胜仗。面对新发展阶段,广大监狱民警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锻炼,在解决矛盾问题中增长胆识才干,练就真功夫、硬本领,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底线安全。

  三、进一步树牢“国之大者”,开创监狱工作全新局面

  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承担着教育改造人的特殊使命,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线,在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中肩负重要职责,要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树牢“国之大者”,努力服务保障湖北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做出新贡献。

  (一)坚定捍卫“两个确立”。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要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精准发力、破解难题的主动作为,转化为履职尽责、开拓创新的担当奉献,转化为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人民和历史的业绩。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确保监狱服务保障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正确方向。

  (二)学深践悟创新理论。毛泽东曾指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实践、扎根中国大地,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以重大原创性贡献、丰富理论内涵、高度文化自信、强大实践伟力、鲜明理论特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要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民警队伍、教育群众的工作体系,推动全系统党员民警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三)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监狱作为司法行政机关,党员民警要增强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认真践行依法治监的基本要求,始终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全面深入推进监狱法治实践,从实体、程序、实效上保证监狱行刑的公平公正,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湖北省洪山监狱)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