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广东省番禺监狱着力打造“三化”普法模式构建普法工作新格局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3-04-12 14:44
分享到 打印

  广东省番禺监狱以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治监狱建设的重要工作,着力打造专业化普法队伍、抓实普法对象精准化、探索多样化普法方式的“三化”普法模式,多措并举构建普法工作新格局。

  一、固本强基,精心育人,打造专业化普法队伍。发挥公职律师、法律志愿者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的优势作用,组建以公职律师+普法志愿者为核心的专业普法讲师团,构建普法人才培育新机制。一是在“梯队建设”上下功夫。按照“个人自荐、组织挑选”的原则,挖掘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热心于普法工作的20名余法律专业民警作为储备力量进行培养,持续打造优质普法人才资源库。二是在“术业专攻”上求突破。组建青年普法宣传志愿者团队,结合志愿者工作岗位、专业特长分类培养、使用,在制定的《广东省番禺监狱“八五”普法工作年度计划清单》中合理划分使用范围,不断推进普法志愿者专业化、个性化,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三是在“练强内功”上促实效。通过案例教学方式,集中开展普法专题学习交流,加强普法宣传知识技能培训,提高队伍的普法能力和服务水平。2022年共开展普法宣传培训5期,有效筑牢普法宣传队伍基础。

  二、靶向发力,多维并重,抓实普法对象精准化。针对不同普法群体,常态化开展“六进”活动。一是抓牢民警普法教育。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促进学法常态化,开办“番监大讲堂”,邀请专家进警营讲法治课,为广大民警职工普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以及宪法、刑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增强民警学法用法、规范执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抓实罪犯普法教育。紧扣监狱主责主业,以“春霖之声”狱内广播品牌、“送教到监区”专项活动为载体,推出10期通俗易懂的普法教学课程,同时依托入监教育、每月普法教育考试,以考促学,促使罪犯学法守法意识逐步养成。三是协助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定期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为驻地小学、中学1000余名学生开展法治教育,通过绘制学法手抄报、编印发放民法典漫画版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用生动案例、鲜活新闻不断增强普法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有效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另外,监狱还组织普法团队到驻地周边社区开展“普法进社区”宣传活动4次,以接地气、冒热气的方式普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推动普法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推陈出新,提质增效,打造多样化普法方式。通过多层次拓宽宣传途径、多渠道拓展宣传平台和多维度拓深宣传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大范围提升普法宣传社会覆盖面。一是拓宽宣传途径,多层次丰富普法宣传点。积极参加广东省“法治护航湾区行”省、市直机关干部法治演讲比赛和广东省直机关青少年“未保先行·警示录”普法微演讲比赛等活动。民警张慧获法治演讲比赛金奖,两名民警子女获得普法微演讲比赛二等奖,一名民警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二是拓展宣传平台,多渠道扩大普法宣传面。以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法治宣传教育为主线,积极创建“红色法治”品牌项目,拍摄红色法治故事微课堂视频8集,反诈骗法治宣传视频1集,打造监狱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三是拓深宣传方式,多维度构建普法宣传体。运用“网、微、屏、端”等媒体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粤政易APP和内网电脑端发布法治宣传内容,不断加强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式普法宣传作用,推进普法工作从辐射广度、服务速度和影响深度实现量级翻倍,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广东省番禺监狱)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