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广东省惠州监狱将公职律师团队建设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监狱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管理、使用、考核、培养一体化推进,公职律师工作开展更加规范,职能作用发挥日益增强,切实为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一、坚持“挖潜”和“激励”相结合。一是加快公职律师队伍建设。监狱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拔政治素质高、法治素养好的法律人才组建公职律师团队,2018年就为9名通过司法考试民警统一申办证书,并健全完善公职律师团队日常管理、业务培训、考评奖惩等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促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2023年2月,监狱对符合公职律师选用条件的民警再动员、再摸排,按程序为6名民警向司法行政部门申领公职律师证书,推动公职律师队伍进一步壮大。二是搭建成长成才平台。将公职律师纳入监狱人才培养规划和法律人才库,着力搭建成长成才平台,在值班执勤上给予公职律师大力支持,并在人才推荐、干部选拔、评优评先方面优先考虑。监狱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公职律师工作表现作为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同时纳入地方司法局律师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连同相关材料报地方司法局备案,激励公职律师依法规范履职。截至目前,团队中有5名同志任职中层岗位,其中2名同志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3名同志任工作团队负责人。
二、坚持“内培”和“外引”相结合。一是实行每周轮值制度。综合考虑机构设置,打造符合实际公职律师工作模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根据9名公职律师岗位设置和专业知识结构分门别类,分别挂靠在相应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分工,每周三由1名公职律师到“公职律师团队工作室”(已挂牌)轮值,为监狱合同审查、制度审核、涉访涉诉案件办理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二是坚持双融合双促进。加强公职律师与外聘顾问律师互联互通和合作交流,双方定期开展前沿理论分享、涉监案件研讨等交流活动;坚持以学促干,分类分级组织公职律师参加省局业务培训、社会法治讲坛、律师协会继续教育等政策理论培训和实务技能培训,推进公职律师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积极融入地方法治建设,2022年,监狱主要负责同志当选惠州市法学会副会长,2名公职律师当选惠州市法学会理事。三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监狱公职律师将承担社会责任与履行工作职责紧密结合,融入工作实践、基层治理、日常生活,定期为罪犯及罪犯家属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向新招录警察讲授法律法规课程。通过“一村(居)一警”结对共建平台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基层社会治理,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义务进小区、企业、学校等地开展“送法”活动40余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三、坚持“理论”和“实操”相结合。一是完善决策合法合规性审查程序。在制度制定流程中增加公职律师审核程序,全面审查监狱各项制度的合法性、合规性,助力监狱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完善。充分发挥公职律师专业优势,运用专业知识,为监狱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出具法律意见,全面提升监狱执法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已累计审查制度120余项,提出了50余条意见建议,均被采纳。二是严把合同审查关口。出台《广东省惠州监狱合同管理规定》,明确公职律师合同审查职能,让公职律师积极参与到经济合同把关工作中,为监狱经济工作高效有序运转提供有力保障。2018年以来,累计审查合同900余份,出具200余项法律意见。三是积极参与涉法涉诉案件办理。积极参与化解涉监矛盾纠纷,以及罪犯病亡、涉访涉诉和突发事件的调查、取证、材料撰写等工作,依法出具处理意见,就涉及到的专门法律的实体和程序问题,向监狱领导提供准确、及时、合法的法律意见和咨询,有效发挥法律助手和参谋作用。2022年,监狱公职律师首次代表监狱应裁并胜诉,有力维护了监狱合法权益,取得了较好反响。(广东省惠州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