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中国监狱工作协会副会长 李豫黔
本书序言
时光如白驹过隙,从事监狱管理工作,转眼已40多年。1977年5月,我在贵州省凯里监狱参加工作,正式成为监狱人民警察。1980年8月,考入西南政法学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工作。作为一名监狱机关工作的“老兵”,从曾经的一名基层监狱管教干事到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正厅级巡视员、人民警察一级警监,我的整个职业生涯见证了中国监狱40多年改革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可谓数十年的青春、热血都献给了这份职业,现虽然已退休,仍然继续在中国监狱工作协会从事理论研究,对于监狱的改革、发展,仍牵肠挂肚,充满情怀。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提道:“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回看最初的职业选择,似乎偶然,但又必然。四十多年前,踏入这个行业时,我并未充分预料到工作中会遇到诸多困难、诸多挑战,也并没有针对职业本身做深入研究,进行深思熟虑。但是,选择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之后,凭着一股想把工作做好的执着劲头,热爱研究、遵循法治、倾注大爱、认真坚持的个性让我一头扎进了这个行业,锲而不舍、乐此不疲地坚持进行着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心之所向是初心,行之所往担使命。管理监狱、刑罚执行、改造罪犯,既是一份崇高的职业,更是一份伟大的事业;既是法定的职责要求,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事关国家刑事判决裁定的准确执行,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事关刑事执法公平正义,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宁。改造好一名罪犯,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造福一方社会平安。这么多年来,我坚持躬身实践,注重理论研究,坚持深入思考和写作。我曾经出访考察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参加联合国、多边国家的国际司法监狱行刑矫正会议、考察交流活动;实地到国内外近500个监狱深入调研、查处大案、探索经验、指导工作。同时也注重将实践、考察、调研、思考的情况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先后主编、专著、合著出版37本著作;在国家级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将近200篇。
近年来,围绕前沿的法治政策理论学习,针对监狱工作实务中存在的理论、实践问题,我仍然不停歇地坚持理论思考、理论研究、撰文传道,多次受邀到高等院校和全国各类各级培训班研修班讲课,参加立法研讨,前沿热点问题研讨。不知不觉,各种讲稿文章竟然积累了几十万字,周围不少朋友说这些文章都是研究监狱工作的珍贵的一手资料,十分有用、十分珍贵,应充分发挥好指导辅导传承的作用,建议整理编辑结集出版。于是,我开始认真整理,按照相近的主题进行归类,按照逻辑进行排序,经过认真梳理筛查,挑选出来三十六篇。考虑到内容都是关于监狱工作的,同时许多文章多是由讲话整理而来,故本书命名为《监狱工作三十六讲》。
这三十六讲中,因为是在不同场合的讲话,有些主题相近,有些内容会略有重复,为了保持单篇文章的体系完整性,也为了读者可以不必从头到尾地阅读,可以就感兴趣的单篇直接打开阅读,故没有完全进行去重工作,而是采取以单篇的体系性优先的原则,将完整的内容予以呈现。
就在本书编辑过程中,监狱法在两度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预备项目之后,今年又列入了国务院立法预备项目。2023年9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监狱法(修改)被列入规划第一类项目: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我倍感欣慰,坚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监狱理论研究会进一步繁荣,监狱法治建设会进一步加快,监狱改革发展工作会进一步推进。希望有更多从事或关心监狱工作发展的同业同行者,不忘初心,继续奋进,不断提高监狱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科学化,不断推进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监狱工作现代化,为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监狱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