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马鹏飞 张大明王策
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凌源第一监狱组织召开刑罚执行工作总结推进会议,对2023年刑罚执行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提出2024年刑罚执行工作规划,监管科室和监区警察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副监狱长薄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以PPT报告形式召开,通过详实的数据、丰富的图表、真实的照片,全面直观的总结了2023年刑罚执行工作取得的成绩,通过与其他单位的比较和对监区工作深入分析,找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提升的空间。
打好业务提升“组合拳”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持续完善刑务办案中心运行管理;深化狱务公开和执法监督工作;持续推进减刑、假释工作。”刑罚执行科负责人详细解读了2024年工作规划内容和具体措施,对2024年刑罚执行工作提出了新目标,完善了新考核细则。
会议通过发生在民警身边的具体案例,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开展刑罚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指出了具体工作中积压的难点堵点,针对深入开展好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提出了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为2024年刑罚执行工作开好局、大提升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完善各项业务,相关负责人就2023年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新政策、新规范、新精神进行了再传达、再部署,对主要条款进行了详细解读,进一步打开了工作思路,提升了思想认识。
念好阳光执法“紧箍咒”
阳光是最好的杀菌剂。只有让执法工作在阳光下规范运行,才能营造公开透明的执法环境,切实维护司法公平正义。2023年,辽宁省凌源第一监狱邀请了来自人大、政协、检察院、退休老干部等受聘执法监督员走进监狱,对监狱执法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刑罚执行工作透明度,提升执法公信力。八名执法监督员现场领取聘书,并对一监狱执法工作给予正面评价,对监狱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让阳光照进高墙。通过聘任社会执法监督员,拉近了监狱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更好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推动执法监督工作创新发展。
建好法律援助“暖心桥”
“罪犯提出申诉要符合法律规定的五种申诉情形”“罪犯提出申诉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刑罚执行科负责人向申诉罪犯进行解读和宣讲,多名罪犯接受现场指导。
为罪犯搭建法律援助的“暖心桥”,是凌源第一监狱推动执法透明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此项工作已作为常态化工作开展。依托 “罪犯教育日”,监狱分期分批对狱内有申诉诉求的罪犯进行政策宣讲和指导,向有申诉诉求的罪犯宣讲申诉政策和程序,指导罪犯撰写申诉材料,拟制并发放《罪犯申诉书》模板,提升罪犯法律意识,规范罪犯申诉行为。指导民警从正确区分申诉、控告、检举等具体情况入手,对如何正确行使申诉权利进行了细致的解说。
“罪犯申诉的法定主体,罪犯符合申诉的情形,罪犯申诉应提供的材料,申诉书的撰写规范,罪犯申诉的方式……,这些内容如果没有具体教学,多数罪犯很难独立完成。”刑罚执行科副科长马鹏飞介绍说。凌源第一监狱深入推进监狱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对罪犯合法申诉权利的保障,加强政策解读和宣讲,指导罪犯规范书写申诉书,依法依规进行申诉,缓解罪犯改造思想压力,规范罪犯改造行为。
有力度、有尺度、有温度,在过去的2023年里,凌源第一监狱刑罚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不但建成了包含会审接待、评议会务、集中办案、文档整理等功能的刑务办案中心,还在推进刑罚执行公开透明环节做出有益探索。今后,监狱将继续推动刑罚执行创新机制,以季度为单位总结经验、查摆问题、落实整改、着力提升,深入贯彻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政策制度落实,切实提高刑罚执行工作质量,推动法治化监狱建设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辽宁省凌源第一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