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开展认罪悔罪教育是监狱履行改造罪犯法定职责,有效提高改造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维护监管安全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按照2024年全区监狱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安排,宁夏回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在全区监狱服刑罪犯中按月组织开展“认罪悔罪人人说”活动,不断强化服刑罪犯认罪悔罪意识,进一步营造认罪悔罪、洗心向善的良好改造氛围,发挥了“改造一人,教育一片,影响一群”的作用。
“走进演播室现身说法”
各监狱鼓励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服刑罪犯走进狱内电视台演播室,结合自己的犯罪事实、改造经历和服刑感受等,深刻讲述自己是如何认罪悔罪的,为什么要认罪悔罪,认罪悔罪对服刑改造的重要意义等。银川监狱服刑罪犯马某某在讲述中说道:“我因犯贩卖毒品罪入狱服刑,刚开始我不能接受残酷的现实,毫无认罪悔罪意识,不遵守监规纪律,整日昏昏沉沉虚度光阴,在警官耐心开导下,我的思想慢慢发生了转变,在监狱“6·26”禁毒日专题教育中,我了解到我国十年来有数百名公安民警在缉毒工作中牺牲,当看到视频中那浸满献血的警服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危害,面对那些禁毒英雄和被毒品祸害的家庭,我万分愧疚,在此,我深刻忏悔,希望同犯们以我为鉴,积极认罪悔罪,不要再走弯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根据各监狱每月制作的“认罪悔罪人人说”视频,每月精心制作全区监狱罪犯“认罪悔罪人人说”教育片,安排在“教育日”当天播放,同步组织全区监狱罪犯观看学习。在前几期教育片中,已有36名服刑罪犯主动现身说法,涉及多种犯罪类型,他们在镜头前根据不同犯罪类型的危害,深挖犯罪根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帮助其他服刑罪犯正确认罪悔罪,尤其是帮助那些认罪悔罪态度不端正、缺乏改造动力、对待改造消极迷茫的服刑罪犯重新树立改造信心,找到改造方向。
“他们的讲述尤为深刻”
在参与“认罪悔罪人人说”录制的服刑罪犯中,有9名罪犯较为特殊,他们是在“走访监狱特殊群体困难家庭工作”中接受帮扶的罪犯。此前,各监狱积极联系自治区民政、团委、妇联、残联、红十字会、民盟等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共同开展家访,对罪犯困境家庭或困境未成年子女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就学助学等支持,帮助罪犯修复家庭关系,重系亲情纽带。作为受帮扶罪犯,他们带着由衷的感恩之情,主动面对镜头讲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监狱特殊群体的关心关怀,让支离破碎的家庭得到修复,让深处困境的未成年子女得到救助,用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倡议全体罪犯认罪悔罪、改过自新、踏实改造,当期节目一经播出,即在罪犯群体中引发强烈共鸣。“我因故意伤害罪入狱服刑,之前,我觉得人生毫无希望,我父母年事已高、身有残疾,3个未成年孩子无人照料,面临辍学和心理问题,因此我持续沉沦、消极改造,在这个时候,监狱开展的走访工作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灰暗的人生,帮助我的家庭走出困境,在感动感激的同时,身为罪人的我无比愧疚,我真正认识到自己所犯罪行给国家、社会、亲人以及受害人带来的巨大伤害。”女子监狱服刑罪犯杨某某在讲述中声泪俱下。
“观看后他们有话要说”
认罪悔罪教育是服刑罪犯基本适应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把服刑罪犯改造成为合格守法公民的根本前提,能够帮助服刑罪犯认清犯罪危害和犯罪根源,端正改造态度,增强法律意识和改造信心。本次“认罪悔罪人人说”活动,改变以往的“我说你听”传统模式,以“人人说、人人学、人人思、人人做”的形式,增强服刑罪犯的参与度,讲述的内容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较强的教育意义,让每名服刑罪犯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以身边人身边事进行“沉浸式”教育,达到“改造一人,教育一片、影响一群”的效果。在集体观看学习后,各监区组织服刑罪犯开展交流分享,书写心得体会和忏悔书,让每名服刑罪犯都有机会为自己“发声”,从国家、社会、家庭、受害人等不同角度深刻剖析犯罪危害,引导他们“识己罪、知羞耻、促悔罪、见行动”,从而端正改造态度,做到知耻而后勇。在《宁夏新生》搭建交流分享平台,开辟“认罪悔罪人人说”专栏后,收到大量投稿,连续多期刊登服刑罪犯学习心得,进一步深化认罪悔罪教育成果。吴忠监狱服刑罪犯李某在忏悔书中写道:“同犯们动情的讲述,让我感同身受,也让我重新审视了所犯的罪,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我感到无地自容,今后,唯有踏实改造、真诚悔罪才能报答党和政府的恩情,才能不辜负警官的教诲和亲人的期盼。”(宁夏回族自治区监狱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