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守正创新谋发展 文化育警谱新篇
——山东省第二女子监狱文创中心建设显成效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4-08-01 11:50
分享到 打印

山东省第二女子监狱 苏友 崔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夯实思想根基,强化警营文化建设,山东省第二女子监狱依托监狱学会工作委员会成立文创中心,充分发挥文化浸润心田、凝聚人心的阵地作用,为推进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利的文化条件,绘出警营文化自信自强好“风景”。

坚持举旗定向 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山东省第二女子监狱围绕监狱机关作为政治机关、法治部门、纪律部队的职责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砺人主基调,挖掘文化中的思想教育元素,汇聚干事好能量。

  一是以忠诚文化培育为切入点,提升政治感染力。用好“文化富矿”,顺应全媒体趋势,建成报微网端传播矩阵,文图视音竞相发力。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成功举办“国歌一路走来”等10余期系列理论宣讲活动,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的方式启智润心、培根铸魂。扩大完善“燕山先锋”“燕阳菁英”“燕园青筠”荣誉矩阵,选树表彰身边榜样,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以身边事鼓舞身边人,2人被评选为全国监狱先进个人,6个集体荣获系统三八红旗手集体。

  二是以法律文化赋能为着力点,提升执法公正力。成立“蓝星”志愿服务队、“同心圆”法治宣传服务队等,定期在社区校园开展法律宣讲、城市义工等志愿服务活动,《汉字之美》义务宣讲助力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以法之名,守望新生》入选全省省直机关百姓宣讲,生动鲜活地传递法治文化服务人民的公正能量。实现法治思维与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机结合,打造“和枫”矛盾调解工作集群,成立全省首家涉狱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引入省级优秀律师开展常态化“法律援助进监区”公益活动,工作依法、遇事找法、成事靠法、人人守法理念深入人心。发挥“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法治文化辐射作用,先后为一万余人开展预防犯罪和警示文化教育,为平安山东建设贡献法治文化力量。

  三是以纪律文化润心为着力点,提升守纪执行力。政治轮训将训词精神融入日常点滴;端午节发放粽叶艾草,送民俗文化之“爱”惠警到家,常态化警体训练和警察节拍摄礼服照片,将警察归属感、身份感、荣誉感转化为自律原动力;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制发廉政书签,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打造 “二十四节气·廉花”文化长廊,涵养廉政生态;拓展文化资源,发挥廉政馆、政德教育基地功用,形成“大喝一声、猛击一掌”的心灵震慑;加强家风建设,增添“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亲和力、感染力。生根开花的纪律文化,凝聚严明纪律保护干部爱能量。

锤炼主力军展形象 导师帮带好队伍

  山东省第二女子监狱文创中心依托“政治导师”工作机制,开展“导师导学”活动,给予青年更多信任、更好帮助,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做主角,在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中担当“先锋队”“主力军”。

  一是“导师导读”强化文化引领。“梦想从读书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读书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夯实基础、挺立脊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蓄青春智慧,储备奋进力量。”“燕阳思享”文化沙龙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助力青年成长的实践证明,“读书强警”是过硬队伍打造的有效途径,警察队伍的文化底蕴越厚重,个人成长进步就越有后劲;警察文明素养越高,单位建设发展就越有活力。

  二是“导师导语”坚定理想信念。“志向犹如灯塔。有了志向,就树立了明确的人生目标”。青年干警既要有丝竹清音,也当有黄钟大吕;既可以追求身边“小确幸”,更要追求家国大情怀。青年干警与监狱领导及优秀干警拜师结对,导师以经典导语激扬青春信仰力量,引导青年把个人“小目标”融入组织“大蓝图”,立志远大,守志坚定,求志笃实,当好青春赶路人。

  三是“导师导行”强化实践引领。学习目的全在运用。“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总体要求,主动顺应刑事政策调整和押犯变化,创新和发展罪犯改造工作,需要发挥好传帮带作用。”监狱把专业能力建设、提升队伍战斗力来抓,实施 “菁英计划”,建立“教学研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近年来共举办能力提升培训班10余期,开展新警业务培训20余次,骨干人才业务培训10余次,多人被列入山东省监狱管理局专家人才库,10余人被各级评选为业务能手。

  风正好扬帆,奋楫正当时。山东省第二女子监狱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文化建设使命,以守正创新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厚植文化底蕴,以文化“软实力”提升高质量发展“硬实力”,为监狱工作现代化蓄势赋能。

附件:

责任编辑: 王佳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