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唤醒课堂——集体内省“麦溪”在行动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发布时间:2025-09-30 09:53
分享到 打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代柠初

  为推动“正心”改造罪犯项目落实落地,按照省局工作安排,近日,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贵定监狱)开展“正心”改造罪犯项目——未成年罪犯集体内省交流会,5家省内监狱的27位教育改造工作岗位领导通过实地交流、专题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深入了解该所“正心”改造项目的实践经验。

  据悉,本批次参与交流展示的未成年罪犯,已在引导民警的组织下完成为期5天的“正心”集体内省教育。期间,通过“静思书写—小组分享—集体对话”的递进模式,民警引导罪犯深度剖析自身犯罪根源,审视与家人的情感联结,这一过程对新入监罪犯的改造成效尤为明显。交流展示中,17岁的罪犯李某哽咽着分享:“以前总觉得父母管得多是束缚,犯了错坐了牢才明白,他们每一次唠叨都是怕我走错人生的路……”类似的真挚忏悔不断涌现,多名未成年罪犯表示,经过5天的自我检视,他们不仅清晰认识到“冲动犯罪”“交友不慎”“追求刺激”等自身犯罪诱因,更深刻体会到家庭温暖的难能可贵,以及自己的行为给亲人和被害人造成的难以弥补的伤害。

  为确保内省教育实效,省未管所立足未成年罪犯身心特点,将传统内省文化与现代心理矫治技术有机结合,创新形成“正身、正心、正行”的“三正”罪犯改造模式,并配套构建“导入启思”(情绪疏导、认知唤醒)、“深化剖析”(自我检视、互动交流)、“升华转化”(情感共鸣、行为承诺)的内省教育体系,多维度推进启发式自省。在教育开展前,工作人员会针对未成年罪犯的不同成长经历、犯罪动机、家庭关系进行系统摸排,为其个别化设计内省引导方向;实施过程中,注重平衡罪犯隐私保护与情感释放需求,组织实施民警全程以“引导者”而非“训导者”的身份推进内视观想;教育后期,则以“现场亲情帮教”为重要载体,切实推动内省成果向积极改造行为转化。

  交流会的座谈环节,参会单位代表围坐一堂,围绕“正心”项目在本单位的落实路径展开深入思想碰撞。都匀监狱副监狱长李芳臣指出:“将心理矫治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既符合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又为教育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法论。”铜仁监狱副监狱长周海江也表示:“内省教育强化了罪犯的家庭责任意识,对降低再犯罪率有积极意义,后续可与帮教工作形成联动。”省未管所副所长张百胜介绍,集体内省教育是该所“以文化人、以情化心”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未来将持续深化“民警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协同”的工作机制,助力更多未成年罪犯在内省中实现思想转变。

  贵州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副处长王明胜对此次交流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次“有温度、有深度、有实效”的教育实践展示。他表示,省未管所的集体内省教育通过创新形式、聚焦痛点、联动资源,为全省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增添了新色彩。同时,王明胜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深化创新,鼓励各基层单位结合实际探索特色教育模式;二是强化协同,推动教育改造与心理矫治、社会帮扶深度融合;三是注重长效,建立科学的效果评估体系,确保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罪犯的改造动力。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