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天健
“真没想到这么快,我的从业资格证就办出来了!”前不久,山东滨州市民王先生在滨州市交通局申请办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业务时,拿到证件的一刻难掩激动,“原来办这个证,跑这跑那,还得开各种证明,得好几天,现在真是方便多了。”
今年7月初,滨州市开展“证明材料不用跑”改革,建立了“证明事项彻底清理、线下告知承诺、线上信息共享”三位一体新模式,极大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减证便民取得明显实效。
“滨州市着力推进‘证明材料不用跑’改革意义重大,对全省各市县有示范作用。”山东省司法厅厅长谢维俊对滨州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将法治政府建设列入考核
滨州市在法治政府领域的创新有源可溯。记者了解到,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早在2016年,滨州市就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法治滨州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考核标准》,将法治政府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标准,并实行年度考核和季度动态考核相结合,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做好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证明事项清理、权力事项下放等,为依法做好‘放管服’改革扫清制度障碍。尽快确认和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加强执法队伍管理、确定执法重点、加大执法监督,为滨州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滨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提出要求。
“市委常委会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听取工作汇报,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仅2018年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20次。尤其是启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以来,市委主要领导部署安排和调度有关工作。”滨州市司法局局长李玉会介绍说。
首创法治政府目标管理系统
一项创举让滨州法治政府建设全国闻名。2016年,滨州市制定出台《滨州市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管理系统的实施意见》,为法治政府建设配上了精准落实机制,推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速增效。
滨州市副市长赵永生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滨州市为进一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力度,将“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提升为“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在这一全国首创使滨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升级后的‘滨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年度目标管理体系’,下设法治政府年度目标任务系统、法治政府宣传推介系统、法治教育培训系统、考核督导系统、法治政府建设报告系统5个子体系,每个子体系下设定具体的目标和工作措施,采取‘常量+变量’模式,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具体化、可操作化。”李玉会介绍说。
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是法治政府建设关键。近年来,滨州市在严格执行《滨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基础上,先后创新制定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实施情况评估、决策启动、目录管理等八项配套制度,强调和突出合法性审查程序,把合法性审查作为行政决策的基本要求,确保政府各项决策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李玉会说,2018年年底,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宇向东创见性地提出,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要做到“五关四要素”即:议题内容、程序、格式、文字、政策法规五个方面要严格审核把关;议题内容要包括必要性、起草和审查过程、起草依据和研究事项主要内容、有关情况说明和实施建议四要素。同时要求政府重大决策法制审核全覆盖、政府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政府常务会议司法局长全程列席。该机制自今年1月份实施以来,市司法局局长参加市政府常务会议10次,市司法局审核政府常务会议议题51个,提出意见建议100余条,有力促进了政府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
三项制度助推公正文明执法
近年来,滨州市扎实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打造执法监督精准化、执法流程规范化、执法队伍专业化、案卷评查常态化、执法过程信息化“五化”新亮点,全市机关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执法监督精准化,找准问题‘靶心’;以执法流程规范化,规范执法程序;以执法队伍专业化,提升人员素质;以案卷评查常态化,强化事后监管;以执法过程信息化,加强全程监督。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实现了跨越式进步。”滨州市司法局副局长韩朝晖说。
行政应诉工作是新组建的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能,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晴雨表”。滨州市着力强化行政应诉各项工作,创新建立以“明确三方职责,落实六项制度,强化三项措施,促进两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3632”行政应诉长效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呈现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高、生效行政裁判履行率高、行政案件败诉率低的特点。
近年来,滨州市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紧紧扭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这个“牛鼻子”,通过扎实开展日常学法、任前考法、年度考法、年终述法、守法普法“五法并举”,带动全市社会公众学法用法,不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为助力富强滨州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自2015年以来,滨州市率先在全省推行了领导干部网络普法考试制度。每隔两年全市1500多名县级领导干部都要进入专门的微机教室接受法律知识测试。截至目前,连续任前考法15年,范围从市扩展到县、乡干部,总人数达1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