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辉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逐渐好转,赣南大地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江西省司法厅驻赣州市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扶贫工作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力有效有序推进农村复工复产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截至目前,兰溪村实现零感染,已全面恢复春耕生产。近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中,兰溪村榜上有名。
从战贫到战“疫”
“生活上还缺什么吗?疫情还没有解除,一定要待在家中,不串门、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餐,有什么需要就和我们说。”每到一户贫困户家,兰溪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徐旭亮都会仔细地叮嘱一番,同样的话一天要重复近百次。
徐旭亮是江西省司法厅法治督察处四级调研员,2017年6月被派往兰溪村挂点扶贫。近3年来,他俯下身子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访贫问苦、调查研究,与贫困户交心谈心,同群众打成一片。
疫情发生后,徐旭亮带领扶贫工作队第一时间协助村“两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控车辆、人员流动,禁止聚集,帮助村民代购物资、推销农产品,每天进行卡点值班、清洁消毒,对返村人员进行体温监测、防疫政策宣传。
徐旭亮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疫情防控期间,扶贫工作队在村里巡回宣传,成功劝阻取消6场红白喜事,有效杜绝了人员密集场所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
滞销喜变直销
“我种的一亩包菜再不卖出去,钱就要打水漂了。”“我家的几百只鸡没来得及卖,就要亏本了。”
兰溪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一直以来,以水稻种植和禽类养殖产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疫情发生后,很多农产品卖不出去,村民心急如焚。
扶贫工作队了解到贫困户的难心事和烦心事后,主动联系找买家,对症下药解难题,通过电话联系、微信群等线上方式,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使疫情防控变得更有温度。
贫困户黄冬发养了500多只鸭子,因疫情出现滞销。徐旭亮积极与南昌市青云谱区集中医学留观点和赣州市南康区、大余县部分超市等农产品销售点取得联系,想方设法拓宽销售渠道,仅用5天时间,就将滞销的500多只鸭子销售一空。黄冬发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为切实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题,扶贫工作队提出建立“农超对接”模式,组建由农户和市(县)超市企业负责人等组成的产销对接微信群,在群内及时发布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信息,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帮助种养殖户打开销售渠道,变“滞销”为“直销”,有效解决了特殊环境下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难题。
防疫脱贫共进
“随着近期复工复产、春耕备耕等工作的有序展开,一些困扰群众的矛盾问题愈发凸显。”徐旭亮告诉记者,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班人结合村里生产生活实际,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推出“解群众所急、帮特困所难、援复工所缺”等一系列举措,为困难群众送去“及时雨”。
扶贫工作队及时深入每户贫困户家中,共同商讨发展计划,研究年度帮扶措施,鼓励他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好产业发展和春耕生产。同时,详细了解贫困户当前遇到的问题,目前已梳理问题和困难36件,及时解决33件。
此外,扶贫工作队积极协助村“两委”发动全体党员迅速投入到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中,扶持产业项目、开展农业种植、帮助复工复产,积极发动合作社早动手、早准备,抢抓农时,提前备足春耕物资,按时发放到农户手中。积极引导村干部和农户戴口罩作业、分段施工、分散干活,避免扎堆,确保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与春耕备耕同推进、同实施。
“要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确保不让一名困难群众掉队。”徐旭亮说,兰溪村已实现脱贫131户453人,占全村贫困户的98%,全部达到赣州市贫困村退出指标体系和评分细则中的所有9项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