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平安建设和扶贫攻坚齐头并进

广西政法机关服务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纪实之四

来源:法制日报 发布时间:2020-06-12 09:17
分享到 打印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小松 马艳

法制日报通讯员 尚永江

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有效化解扶贫领域的矛盾纠纷,护航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经济发展赶超跨越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成为政法部门工作的当务之急。

广西各级政法机关统筹平安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法治扶贫,着力提升贫困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用法律武器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群众保驾护航,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基层矛盾,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营造良好法治生态环境。

提升政法助力脱贫攻坚水平

2019年12月9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崔智友来到凤山县乔音乡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该企业法定代表人范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一案进行接访。

“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大棚建设是凤山县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在加快凤山县经济建设、促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方面作用突出。检察机关贯彻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综合考虑涉案企业生产经营、社会效果、公共利益等情况及本案事实,决定对犯罪嫌疑人作不起诉决定。”

在现场,崔智友就检察机关对范某作不起诉处理,向受害方农民工代表释法说理、解疑释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对于发生在扶贫领域,民营企业家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被公安机关立案并羁押的案件,广西检察机关领导带案下访,充分体现检察机关主动融入脱贫攻坚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在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上,广西把精准扶贫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加快打造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拓展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成果,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推动平安广西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2019年全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7.1%,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提升了政法助力脱贫攻坚的水平和成效。

干警创新推动法治精准扶贫

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在八桂大地引起强烈反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法部门作为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法机关,近年来立足大局,服务中心,强化为民服务,以法治扶贫为切入点,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环江县公安局倾全局之力、全警之智,高质量完成扶贫攻坚重任。全局帮扶的884户贫困户,已有863户成功摘掉贫困帽子,剩下21户年底前将全部摘帽。

在扶贫工作中,公安机关把解决贫困户无户口人员的户口登记问题当作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为300多名贫困户无户口人员做了亲子鉴定,为3218名贫困户家庭成员办理了户口登记,同时依法严厉打击阻碍扶贫工作开展和侵害贫困户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为脱贫攻坚战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环江县司法局在县城西、毛南家园两个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区全部成立调解委员会,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对川山塘万村、长美爱洞村、明伦龙水村等较大饮水纠纷开展调解工作,着力补齐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全县建立了“法律顾问微信服务圈”,搭建法律服务网络平台,147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法律服务微信群,确保每个群里都有一名法律顾问或司法所工作人员,随时为群众答疑解惑。由政府法律顾问、村(居)法律顾问、执业律师、公职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组成的助力脱贫攻坚法律服务团,为扶贫开发项目进行“法治体检”。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司法行政机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法治服务与支撑的作用。”自治区司法厅厅长雷震说。

法治文化建设扮靓美丽乡村

广西各级政法机关在脱贫攻坚战中大显身手,不仅强化贫困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乡村法治文化建设,还健全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合法权益,提升扶贫工作法治化水平。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调研员、靖西市岳圩镇汉邦村第一书记王斌充分发挥职业特长,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整合全村资源,配备骨干力量,以“网格”为依托,将全村划分为4个大网格,在“格内”处理村屯不稳定、不和谐问题。建立村级治安巡逻队巡防制度,开办“村级法制教育讲堂”,把扫黑除恶、消防安全、防范邪教、打击走私等纳入巡防范围,2019年汉邦村被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评为“全区无邪教村”,“全区无走私村”评选已进入自治区级复核中。

自治区司法厅的扶贫联系点金福村建成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中心舞台、主楼、篮球场搭配法律援助凉亭、法治文化宣传栏,营造出浓浓的法治氛围。自治区司法厅戒毒局帮扶的罗兰村建起了法治戒毒文化广场,在法治引领下,村党支部带头学法用法,村务工作管理规范,基层社会治理抓实抓细,社会治安持续和谐稳定。

金福村第一书记杨波感慨,法治引领脱贫攻坚,培育出了好村风、好民风,基层社会治理迎来新格局,法治也成为金福村改善落后产业结构、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保障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

服务群众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政法系统帮扶的扶贫点,法治理念深入民心,家庭暴力、赌博、偷盗等现象销声匿迹,矛盾纠纷锐减。法治引领,和谐律动,有了平安和谐的环境作保障,贫困村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附件:

责任编辑: 朱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