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法制日报通讯员 张 蕾
一大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恰尔巴格乡艾让巴格村法治宣讲员阿不都热合木·买提克热木提着公文包入户了。他有空就在村里“逛”,每天必做三件事:入户、普法、发材料。
恰尔巴格乡政法书记马强介绍,2011年艾让巴格村成为“自治区级文明村”,2018年该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从“自治区级文明村”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个村的经验值得借鉴。
村里大小事 村民来做主
从2017年该村争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开始,村里率先推行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促进村级组织科学决策、依法治村。
艾让巴格村村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庭院美丽。该村第一书记、和田地区网信办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阿不力孜·阿布都克日木说:“要是没有民主的工作环境,就看不到村里的变化。”
今年1月,该村在2019年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将庭院环境卫生部分进行细化修改。
依据村规民约,艾让巴格村制定红黑榜,实现村民和村委会成员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村委会借助“四议两公开”公示栏公示村级事务,修路、垃圾桶摆放等都会及时公示。村民们一有空就来公示栏看看,了解村里的大事小情,有意见就向村民监督委员会反映,反映的意见在一定期限内就能得到解决和反馈。
村民不仅可以参与村级事务,还可以监督村干部的工作。今年2月底,该村治保主任艾合麦提尼亚孜·艾合买提江就因为工作不认真,在一周一考核中,被村民评为不合格。
今年以来,艾让巴格村召开一月一次的民主协商议事会议,完成了涉及庭院改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排查等村级事务的协商。
法治宣讲员 普法有一套
57岁的阿不都热合木有一套“景观房”。从他家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绘有农民画的法治文化墙。画面里,有的是普法小剧场,有的是执法现场,还有政法干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场景。
在法治文化墙的熏陶下,阿不都热合木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最初发普法材料到现在能够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和经验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
5月8日,阿布都·买吐逊饮酒过量回家后和妻子发生口角,动手打了妻子。接到电话,阿不力孜和阿不都热合木去了解情况,并把阿布都带回村委会醒酒。
第二天酒醒后,阿布都保证一定改。“要改就得从根儿上改。”阿不力孜说,“你不能成天喝酒混日子,我给你联系了一份保安工作,你去上班吧!”
5月11日,阿不都热合木去阿布都家走访。“阿布都,你说什么是家庭暴力?”阿不都热合木见有村民围观,故意问阿布都。
“我们两口子经常拌嘴,有时候打一下不算家庭暴力吧?”阿布都有些心虚地回答。阿不都热合木趁机拿出一叠法治宣传材料,边发边说:“大家看看,这是反家庭暴力法,夫妻打架、家人之间发生殴打事件,就连打孩子都是违法的。”
现场普法结束,阿不都热合木告诉阿布都的妻子:“阿布都有工作了,希望你能够支持并监督阿布都好好工作,维护家庭和睦。”
阿不力孜介绍,艾让巴格村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名法治宣讲员,承担着普法、调解等工作。
民主法治村 劲吹文明风
在艾让巴格村村委会的十字路口,有一个法治文化广场,音响、灯光一应俱全。
村委会每周借助法治文化广场组织一场主题活动。举办打榜“好人榜”、好儿媳好婆婆评比、厨艺大赛等,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今年2月初,村民佐日古丽·麦麦提江了解到身体残疾无法出门的伊敏托合提·图尔荪也想参加村里的活动,便将其想法反映到村委会,和村委会工作人员一同向残联申请轮椅。2月中旬,轮椅送到村里,佐日古丽推着伊敏托合提到村委会文化室转了一圈。之后,在村委会举办的“好人榜”打榜活动中,伊敏托合提坐着轮椅赶到现场,给大伙儿说了这事,大家纷纷给佐日古丽投票,佐日古丽上榜。
马强介绍,两年来,在恰尔巴格乡39个行政村中,艾让巴格村民主法治示范作用凸显。目前,该乡大力推广艾让巴格村示范效应,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弘扬乡村文明新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