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河北阜城:村民以主人翁姿态投身法治乡村建设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0-11-14 14:36
分享到 打印

【法治乡村建设基层行】系列报道

近年来,河北省阜城县把法治乡村建设与基层党建、“七五”普法、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强化农村普法阵地建设,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深入开展道德润村、制度管村、法援惠农、执法为农、和谐睦农五个专项行动,集中建设五个法治乡村示范片区,大大提高了村民参与法治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0.webp.jpg

冯塔头村位于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镇。近年来,村里建立了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委派威望高的2名老党员为调解员,调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担任调解员两年多来,由于村民们法治意识比较强,可以说很少发生矛盾纠纷。”冯塔头村的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许汗文说。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冯塔头村还聘请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村里有一个可容纳100人的公共法律服务室,我每次过来因为无矛盾纠纷可调,一般都会在这里开展法律讲座,给村民们介绍最新的法律知识。”周连上律师说。为了做好法治宣传工作,冯塔头村精心规划的法治长廊、宪法高地等场所整洁美观,村里街道、墙上、广场、塔头山,处处都能看到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法律知识,村民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就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如今被称为山水田园小镇的冯塔头村,民风民情淳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大伙多提提意见。”一场村支部党员会议正在阜城县阜城镇建桥乡建阳村的党群中心召开。由于建阳村南边要修建一个法治文化礼堂,李宗波正在征求村民们的意见。李宗波是司法部派驻建阳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村里对涉及到事关村民根本利益的重大事项必经村党支部研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形成决议后再予以实施。”李宗波说。两年来,建阳村制定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重大事项决策“五议三公开”等制度,村内慢慢形成了相对权威的自治机构,拥有了固定的议事场所,激发了村民们参与村务的积极性,村民以主人翁姿态投身于乡村法治建设中。

昔日落后村庄,今日魅力小镇。错落有致的民居、碧波荡漾的坑塘……冯塔头村和建阳村的美丽嬗变,是阜城县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通过打造法治长廊,村民在休闲娱乐中自觉接受法治教育;通过制定实施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村民的自律、自治和自我保护能力不断提高。这是法治乡村建设的阜城经验,更是阜城建设美丽乡村的活力源泉。(作者 曾丹阳)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