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服务中心大局统筹法治建设展现新作为

安徽司法厅重组两年奋进路上谱华章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0-11-27 20:57
分享到 打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光明

法治日报通讯员   徐永杰

风流物转,岁月如歌。转眼间,重组后的安徽省司法厅走过了两年不平凡的日子。

重组以来,安徽司法厅党委坚持一手抓机构改革,一手抓业务工作,各项工作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服务中心大局体现了高站位,统筹法治建设展现出新作为,实现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职责一体、全面贯通的新部门,在全面依法治省全局中的根本性、基础性作用日益彰显。

做好统筹法治“大文章”

重组后的安徽省司法厅,承担全面依法治省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协调有关方面提出全面依法治省中长期规划建议,负责有关重大决策部署督察工作。

重组以来,安徽省司法厅充分履行省委依法治省办职能作用,统筹推进全省法治建设,先后协调组织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召开三次会议,组建依法治省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四个协调小组,建立健全依法治省相关工作机制规则,全面依法治省“立柱架梁”工作基本完成。法治建设工作首次纳入省、市党委巡视巡察,实现政治巡察与法治督察无缝衔接。出台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要求落实指引,在全国首创全面依法治省重点工作指引、提醒、警示清单和督办工作制度。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保护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督察和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督察,督察权威鲜明树立。

展现行政立法“新作为”

作为立法部门,省司法厅承担相应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的草案起草、审查和省政府规章解释、具体应用问题的答复工作。

重组以来,安徽省司法厅对法规规章起草和审查严格遵守政治标准,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行政立法工作全过程,统筹推进立法计划制订及实施,召开全省行政立法工作会议,出台行政立法审查工作规程,完善立法参与机制,探索建立立法咨询员、执法监督员、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等“两员一点”制度,择优选聘93位立法咨询员、55位执法监督员,确定10家基层联系点。加快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要领域立法步伐,累计办理地方性法规37件,牵头制定全国首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办法》等省政府规章20件。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对1900余件省政府重大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深入推进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对1829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清理建议。安徽省司法厅用高水平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立法服务美好安徽建设的目标。

凝聚政府法治“动力源”

机构改革后,安徽省司法厅承担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负责综合协调行政执法,办理向省政府申请的行政复议案件,指导、监督全省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重组以来,安徽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推进,制定全省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细则,编制实施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责任、督察清单,形成从党政领导干部到工作人员的责任闭环,构建知责明责、守责尽责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跟进部署、有序推动,天长市、蒙城县被中央依法治国办正式命名为全国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区),黟县旅游综合行政执法制度改革被命名“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六。出台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方案,开展全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3.1万人被授予行政执法资格。启动省、市、县三级政府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现县级以上政府设立法律顾问全覆盖,累计办理省政府行政复议案件825件、行政应诉案件501件。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和行政裁决工作,全面清理证明事项,牵头41家省直单位精简申请材料1815项、精简比例达67%,群众办事更方便、创业更顺畅。

打出平安建设“组合拳”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司法行政机关的硬任务。安徽省司法厅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安全为底线、改造为宗旨,创新推动监狱、戒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监狱系统探索实践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的“五大改造”新格局,戒毒系统率先搭成全国戒毒基本模式“四梁八柱”,司法部在安徽先后召开监狱工作“五大改造”研讨会、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座谈会,推介安徽经验。社区矫正机构着力构建实施“1334”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创新推进社区矫正法学习宣传实施,深化教育矫正分段、分级、分类改革,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在监狱、戒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律师行业等5个领域开展重点问题攻坚年活动,省司法厅获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组建省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法律顾问组、律师在线法律服务团,出台依法防控疫情18项举措,编写法律顾问指引,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法治体检”活动,优化非接触法律服务方式,全力以赴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法律服务。监狱戒毒系统严格执行战时机制,全面实行最高等级勤务,实现“零感染”“零事故”“零舆情”目标,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领导多次批示肯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安徽监狱支援湖北抗疫工作队和医疗队领命出征,驰援武汉,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安徽司法行政队伍服从命令、敢打胜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精神风貌。

奏响法律服务“最强音”

重组以来,安徽省司法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新需求。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平台融合发展方案,发布《安徽律师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开展司法鉴定行业清理整顿、公证行业集中警示教育等活动,全省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分别累计办理案件50万件、63.9万件、17.3万件、23.9万件、1.2万件。

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3个、乡镇(街道)工作站1514个、村(社区)工作室13945个,17542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累计建立法律服务店铺3000余家,在全国第2家开通省级“12348”法律服务咨询热线,依托“区块链+电子证照”技术建成全国首个全流程无纸化律师预约会见平台,将公共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指尖,法治温暖直抵人心。

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在全省律师行业实施党建引领发展“四大工程”,全面推开律师专业水平评定、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和律师调解等3项司法部改革试点,试点中多项创新做法在全国推广。召开安徽省公证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展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让公证更加便民利民。出台《安徽省司法鉴定人执业登记审查办法》,起草司法鉴定机构发展布局、司法鉴定诚信登记评估办法,司法鉴定行业清理整顿工作深入开展。启动仲裁行业5年发展提升工程,努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提升、五年有位次”目标。大力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建设,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活动,为农民工挽回损失19亿元。坚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着力打造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在全国率先实现商会调解组织市县全覆盖,重组以来各类人民调解组织累计调解各类纠纷110余万件。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以“法律六进”“江淮普法行”等活动为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宣传,使法治精神融入百姓生活。认真组织实施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坚持从严治考、规范管理、热情服务,近两年来选拔储备合格法律职业人才7000余人。

每一份漂亮成绩单的背后,都凝聚着安徽司法行政人默默的付出与坚持,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重组以来,全系统累计240余个集体、800多名个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安徽监狱支援湖北抗疫工作队临时党支部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监狱民警张文博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戒毒民警金云海被司法部评为“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志愿律师陈贤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驻村扶贫干部焦凤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站在新起点的安徽省司法厅将以更宽视野、更强勇气将改革进行到底,展现新气象、砥砺新作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劲头,向着新的宏伟愿景再出发。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