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现场+平台 创新服务方式多举措开展专项法律援助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0-01-02 16:04
分享到 打印

  司法部于2020年1月2日下午15:00就“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举行新闻发布会。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正局级)施汉生、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胡占山、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秘书长张建华、广东省暖心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律师叶进国担任发布人,向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施汉生.jpg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正局级)施汉生回答记者提问

  [农民日报记者]:现在进入年终岁末了,刚才您也说过农民工工资支付进入了高峰期,而且很多农民工在等着这笔钱过年,我想请问司法部在下一阶段的工作当中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农民日报.jpg

农民日报记者提问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正局级) 施汉生]:今天,当新年阳光冉冉升起的时候,有十多个省份的法律援助工作者,包括律师、法律援助志愿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等组成的团队,活跃在农民工兄弟集中的地段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半个月以前,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经研究,并获得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基金会的一致认可,三家一起发布了一个通知,部署在北京、江苏、浙江等农民工用工较多的省份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专项活动。虽然天寒地冻,但是从今天上午开始,陆续采取多种方式,为农民工兄弟提供充满温度的解答咨询、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场景。同时有三个方面我来向记者朋友介绍,

  一是开展现场服务。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到农民工用工单位,工业园区、企业厂区,包括一些市民广场、社区,通过面对面地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举办专场法律援助为主题的培训班、向农民工发放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卡、摆放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展板等方式,宣传与农民工讨薪维权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同时增强企业依法规范用工的意识。

  二是发挥平台作用。近年来,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建设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我们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功能。在具备条件和有现实需求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包括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开通农民工绿色通道或设置专门窗口,确保在这个时间段让农民工兄弟及时地获得咨询、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要设立农民工法律服务专席,选派既有公益心、热心肠,也熟悉劳动纠纷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律师,值守热线和网络后台,解答法律咨询,同时及时汇集社情民意,了解农民工服务诉求、服务类型、服务数据,提高工作精准度。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各地纷纷将春节前后这一段时间确定为农民工专项维权季,在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下,还结合地方优势和农民工特点,主动创新,设计“自选动作”,比如,农民工反应问题较多的地方可以增加“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驻场律师人数和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值班频次,提升法律援助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为农民工兄弟提供7×24全天候不间断的法律援助服务。基层力量相对充足的地方可以组织街道乡镇司法所、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联络点,共同构筑为农民工兄弟服务的机制和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妥善化解;在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不足的地方,可以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志愿者作用,组成专业服务团队深入基层,为农民工兄弟提供及时精准的法律服务。

附件:

责任编辑: 杨翠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