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11 15:42
分享到 打印

位于重庆沙坪坝区的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 孙凯芳摄(人民视觉)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首个5G绿色低碳智慧港口深圳妈湾港。 王美燕摄(人民视觉) 

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我国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人民日报记者 王 政 韩 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9月13日,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1万台上汽集团名爵品牌纯电动车驶上滚装船,起运欧洲,创下中国品牌单次最大批量纯电动汽车出口纪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181.7万辆,同比增长52.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97.4%。大批量进军欧洲市场,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全社会重视实业、崇尚制造的氛围更加浓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发展环境加快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中国制造加快迈向中国创造

  作业区块位于超过500米水深的海底、可稳定生产超过20年,9月14日,南海莺歌海的东方1—1气田,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一键式人机交互7000米自动化钻机、首套国产深海油气水下生产系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油化工重大装备投入使用,成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的生动注脚。

  ——规模优势不断巩固。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放眼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

  ——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十年来,我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的全球占比达到20%左右。

  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这十年,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

  从创新投入看,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从创新成果看,已布局建设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125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十二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2012年的11.9%提高到2021年的22.4%,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结构优化取得新成效,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走进位于广东深圳坪山的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荣耀Magic4 pro超曲面屏自动精密组装生产线上,精度高达一根头发直径1/7的骨传导材料,在高精度多元摄像机的“注视”下,被自动贴装到超曲面柔性屏上。

  “通过机器视觉识别和算法逻辑优化,不仅实现了0.01毫米精度、99.99%良率的精密贴装,还可实现大数据智能预警,确保了产品质量一致性。”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部长宋亦文说,今年第二季度,荣耀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310万台,同比增长88.6%。

  这十年,我国制造业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

  ——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全球领先。截至今年二季度,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和75.1%,较2012年分别提高31.1和26.3个百分点,石化、钢铁、建材等行业已拥有一批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独步全球的领先企业。

  ——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已培育建设2783家绿色工厂、223个绿色工业园区、29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十三五”下降16%,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一批有利于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加快形成。服务型制造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21年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服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已达到48%。

  生产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我国制造业结构优化也取得新进展。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钢铁行业全面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企业发展呈现新气象,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所有企业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奋斗”“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

  牢记嘱托,矢志创新,中国企业迈出坚实步伐。

  轻松处理“拥堵道路车辆加塞”、完成“大车异型车躲闪”、70公里复杂路段实现自动驾驶“零接管”……前不久,一辆智己L7在高峰时段的上海中环高架路上进行智能驾驶测试,赢得不少关注。

  “除了已上市的智己L7和长城机甲龙,搭载Momenta技术方案的在研量产智能驾驶车型还有20多款,客户占据全球主流汽车主机厂的半壁江山。”初速度(苏州)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曹旭东说,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公司备受投资青睐,已经完成总计12亿美元融资。

  这十年,一批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加快成长,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万户,较2012年增长了23.5%。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十年翻了两番。

  ——骨干龙头企业持续做强做优。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24万亿元。入围世界500强的内地企业从2012年的86家增加到2021年的133家,中国连续3年成为入围企业最多的国家。

  ——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已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约半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0%至30%。

  ——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2021年底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我国有44个品牌入选,跃居世界第四位。

  实体经济是发展根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步伐将更加坚实,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将再上新台阶。


光伏业凸显新优势(新时代新作为)

  人民日报记者 丁怡婷

  智能搬运车来回穿梭,机械臂灵活起落……在隆基绿能位于陕西西安市的一个自动化无尘车间内,一片片银色单晶硅片经过制绒、刻蚀、镀膜等工序后,变成深蓝色的太阳能电池片。“单条生产线产能从10年前的2.5万片/天,提升至现在的17.5万片/天,单车间可以生产近140万片/天。”隆基绿能电池制造中心总裁常鹏飞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这十年,我国光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链竞争优势凸显: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在全球占比均超过2/3,新增装机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介绍,2021年,我国光伏制造端产值突破7500亿元,其中多晶硅、光伏组件产量分别连续11年、15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产品出口额超过2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这十年,我国光伏发电的平均度电成本下降约70%,有力支撑了光伏发电进入平价无补贴阶段,为后续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应用市场持续扩大。“光伏板铺设在养殖场的屋顶上,不仅能发电,还能隔热降温。”今年5月,浙江温州泰顺县一鸣生态农业公司的“牧光互补”项目投运,公司负责人肖卫明算了笔账,光伏发电先满足自用,剩余的上网,每年不仅能省42万元电费,还能额外带来近18万元发电收益。

  这十年,分布式光伏加快发展、风光大基地快速推进。截至2021年底,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光伏+建筑’‘光伏+交通’‘光伏+农业农村’等场景将加速推广,为光伏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王世江认为。


快递业跑出加速度(新时代新作为)

  人民日报记者 李心萍

  48小时送达全国!今年夏天,甘肃清水县的樱桃首次坐上高铁,依托邮政高铁专递服务,24小时内可送达省内各地区,48小时内可送达全国其他地区。“快递进了村,樱桃卖得又快又好,今年收入能有10万元。”清水县种植户李继宗很开心。

  到货只需1.8天!顺丰推出的“快递进厂”定制服务,让奇瑞备件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有了“专业帮手”,零部件平均到货周期从2.3天缩短至1.8天,货损率下降到0.03%以内,每年可节约拨运费近100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强调:“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邮政快递业跑出发展加速度,流通成本大幅下降,规模优势加速显现,年快递业务量从2012年的57亿件增长到2021年的1083亿件,增长了18倍,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

  网络不断完善。这十年,我国基本构建了覆盖全国、深入乡村、通达世界的邮政快递网络。截至目前,我国邮路总长度(单程)超过1000万公里,快递服务网络总长度(单程)超过4000万公里,拥有邮政快递营业网点41.3万处。

  基础不断夯实。这十年,快递业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专业类物流园数量大幅增加。行业专用货机保有量达142架,高铁运输快递线路超过1500条,高铁快递、航空快递运能不断增强,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智能设施、装备加快应用,快件最高日处理能力近7亿件。

  水平不断提升。从生鲜领域要求“鲜、快、优”的鲜花、大闸蟹、冷水鱼,到医药领域需要精准温控的药物,再到家电家具、工业配件等大件货品,这十年,快递企业不断拓展运输品种,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年支撑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超10万亿元。


坚定不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潮头观澜)

  王 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国,提出“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强调“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世界第一、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世界第一、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交易额均居世界首位……十年来,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展望未来,为解决好结构性供需失衡突出、质量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我们仍要坚定不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补齐产业基础短板,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

  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新型支柱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要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一方面,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聚焦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强全产业链优势,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目标,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升级。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依托系统完备的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必将跃上新台阶。

  版式设计:张芳曼

  《人民日报》( 2022年10月11日 第 09 版)

附件:

责任编辑: 杨翠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