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法治日报通讯员 杨 蕊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青河路社区中央郡小区居民赛某的孩子被小区楼道内突然掉落的墙砖划伤胳膊,赛某向小区物业公司索赔,双方无法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赛某遂向社区求助。
青河路社区调解委员会将情况上报平顶山街道综治中心。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视频连线法律顾问开展调解。
通过法律顾问释法、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讲理,最终,小区物业公司赔偿赛某1000元,纠纷圆满化解。
“不能等矛盾激化了才出面,我们的职责是要把‘灭火器’放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平顶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海燕表示,事后,该小区物业公司排查了小区的墙面隐患,体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始终秉持“进一扇门,解万家愁”的理念,以“一站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在天山区,区综治中心通过部门协调联动,高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来综治中心解决问题,时间短、效率高、当事人满意度也高。”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派驻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综治中心的法官助理孙仕琦说。今年以来,经开区(头屯河区)综治中心深入基层开展“春风送雨”系列下访调解活动,通过专业力量下沉,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
“在这里,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杨宇哲说,综治中心建成后,不仅为群众带来便利,还成为区域治理主阵地。
“传统的调解模式在应对复杂纠纷时,往往力有不逮。为此,我区推行‘律师+调解’联动模式,构建‘大调解’格局。”沙依巴克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周艳向记者介绍联动模式在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纠纷中所展现出的独特优势。
该综治中心与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建立“调解前置”协作机制,对于适宜调解的民商事案件,法院在立案前或诉讼中,优先通过“委托送单”的方式将案件导入律师调解程序,律师凭借专业优势,寻找平衡点,促成和解,有效减轻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
针对历史积案、涉众型“硬骨头”纠纷,该综治中心采取“揭榜挂帅”机制,即综治中心梳理“疑难清单”,公开发布“英雄帖”,律师事务所根据专业特长“揭榜”应战,有效调动律所参与调解的积极性。
2022年至2023年,某公司拖欠多名务工人员劳务费共计112万元,多次讨薪无果后,务工人员向沙依巴克区综治中心求助。综治中心就此案纠纷发布“英雄帖”,一家律师事务所“揭榜”后,通过绕开债务僵局、委托直付的方案,成功化解了纠纷。
今年8月20日,米东区芦草沟乡综治中心与司法所协同配合,促成一起土地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化解了矛盾。
今年以来,芦草沟乡通过“司法+综治”模式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2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15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余件。
米东区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何庆表示,今后将在各乡镇(街道)全面推广该模式,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努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群众信赖的“暖心站”。
今年1月,乌鲁木齐县司法局创新推出法治资源集成化服务,组织公证、律师、人民调解、司法鉴定法律服务机构整体入驻乌鲁木齐县综治中心。在合署办公机制下,大量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