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福建省社区矫正机构主动担当作为 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来源:司法部官网 发布时间:2020-02-28 18:06
分享到 打印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福建省各级社区矫正机构严格按照党中央、司法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立足社区矫正职责,迅速调整社区矫正工作方式方法,全力以赴落实好社区矫正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截止目前,做到了全省社区矫正工作“零疫情”、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零感染”和社区矫正对象“零违法”。

周密部署 强化使命担当

岗位就是战场,执勤就是战斗。福建省司法厅迅速响应福建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厅党委书记、厅长邬勇雷主持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次专题会议和5次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全省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针对春节疫情期间和节后复工复产等不同阶段,分别下发3份通知,周密做好针对性防控部署安排。

从1月26日开始,全省省市县三级社区矫正机构由值班备勤改为值班值守,市县两级社区矫正机构每日安排1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通信联络、信息化核查。省市两级社区矫正机构依托福建省社区矫正监管指挥中心不定期对市、县两级社区矫正机构监管指挥中心(室)值班值守情况进行远程督察,及时掌握社区矫正疫情动态,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监管 织密防控网络

按照司法部统一部署,福建省对疫情期间社区矫正监管方式作出适当调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控制疫情传播,确保社区矫正安全稳定。从1月24日起,暂停全省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学习、集中点验、集体社区服务等集体活动。同时,为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失控,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充分利用福建省社区矫正监管指挥平台、“矫务通”和“协矫通”手机APP等信息化手段,每日对所辖社区矫正对象实施早中晚通信联络、信息化核查,对发现社区矫正对象手机离线、关机告警后,按照处置预案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所辖社区矫正对象实现24小时不间断网上巡查,保证了疫情防控期间全体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每日全覆盖。

严控审批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迁居,对于确实需要外出、迁居的进行提级审批。对请假在外因封闭、隔离或停止交通不能按期回执行地销假的,需有当地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司法所证明予以续假。加强法律震慑,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和疫情管控要求的一律从严惩处,该提请撤销缓刑、假释或提出收监建议的、及时提请或提出。各地社区矫正机构积极与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沟通协调,获得他们支持配合社区矫正疫情防控措施落实。

全面排查 夯实防控基础

全省制定社区矫正“日排查”“日报告”“疫情隔离”制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全省部署开展专项排查,全面排查准假到省外省内的社区矫正对象、外出到湖北的社区矫正对象、从湖北或者途经武汉的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接触确诊患者和接触过武汉人员4种社区矫正对象,专门登记造册,落实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措施,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全省各级社区矫正机构严格实行每日对全省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疫情防控和外出人员回执行地情况的报告制度。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发现社区矫正对象感染或者疑似感染、接触湖北返乡人员等情况,第一时间逐级报告,并及时通报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做好防控工作。1月29日,福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值班人员在摸排核查中获知,罗源县司法局监管的1名社区矫正对象段某请假到长乐区金峰镇期间有接触湖北籍到福州市人员,随即启动了应急处置预案,第一时间责成罗源县司法局加强与社区矫正对象段某联系,责令其就地隔离,每日早中晚对其实施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要求其报告身体状况(体温)。同时要求福州市长乐区司法局共同做好段某某在隔离期间的监管防控工作,并将相关情况通报长乐区金峰镇党委政府。

对准假外出回执行地、从湖北或者途经武汉的新入矫和密切接触患者的社区矫正对象落实在家自行隔离14日,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创新方式 提升教育实效

为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矫正对象学习教育难题,积极创新线上教育方式,开展疫情宣传教育,巩固提升社区矫正成效,营造浓厚疫情防控氛围。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通过福建省社区矫正监管指挥平台,向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分别发送了《致全体社区矫正对象的一封信》《致全省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一封信》,各地社区矫正机构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信息和警示教育信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和“在矫通”手机APP等渠道向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普及教育宣传,多方位、多渠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把疫情防控和健康防护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矫正机构、每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每名社区矫正对象。

省厅社区矫正管理局依托“在矫通”手机APP组织全省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网上学习省厅社区矫正管理局编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教育提纲》,各地充分利用微信、学习强国APP等客户端,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矫正学习教育不放松。永春县社区矫正机构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创新教育方式,依托人民日报客户端开发的“2020新冠肺炎防治全国统一考试”系统进行在线防控知识考试,组织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知识集中线上考试活动,完成考试后截图上传。

福州市社区矫正机构与福州市崇新社区矫正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疫情期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疏导工作,面向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开通电话和网络心理援助服务,组织专职心理咨询导师,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和“在矫通”手机APP等网络手段,帮助在矫人员做好疫情期间的心理压力疏导和情绪调适。依靠专业化力量开展线上心理援助服务,疏导心理压力,及时化解思想困惑,科学做好心理关怀,切实做到抗疫与暖心并举、防疫与教育结合,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迎难而上 参与抗击疫情

抗击疫情,人人责无旁贷。全省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做好社矫正对象监管和疫情防控的同时,全省共有200多名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和2000多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积极投入到了战“疫”第一线,他们挺身而出,不畏风险,参与到乡镇、村居各重要位置管控站点值班,对外来车辆、人员严格登记、监测、劝返,为进镇、进村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开展法治宣传,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要求,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发生以来,很多社区矫正对象主动担当社会责任,自觉修复社会关系,回报社会,奉献自我,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东山县社区矫正对象林某积极响应澳角村党总支部的倡议,于2月14日组织村内40余家电商企业踊跃向武汉捐赠紫菜、海鱼、海虾、蟹类、贝类等51类海鲜产品,共计1.8万斤,价值约50万元,其本人捐赠价值约10万元的物资,用于改善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南平市建阳区社区矫正对象杨某原是传染性疾病控制副主任医师,经历了非典、H1N1、H7N9禽流感、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积累了疫情处置的丰富经验,志愿报名参与防疫工作,杨某被聘为建阳区集中医学观察点技术顾问,积极指导建阳区集中医学观察点建设工作,为集中医学观察点制定了告知书、公众预防指南、消毒指南、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25项制度和方案,杨某还不顾自己身体常年患有过敏性哮喘、高血压等疾病,持续奋战在建阳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健康管理及集中医学观察点一线,指导医务人员做好医学观察对象的接收、医学观察场所的消毒和医疗废物的转运等,吃、住、行都在观察点,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南安市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参加司法所倡导“疫情无情人有情,志愿队伍我先行”活动,成立了由社区矫正对象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服从省新镇政府统一领导和调度,第一时间奔赴联合检查点配合进行值勤协防。

据统计,截止2月18日,全省共有60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共计捐款60余万元,捐赠5.9万个口罩,消毒水45箱,一次性医用手套2.3万个,各类生活物资、药品、日用品若干;共有60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担任防疫志愿者,参与高速公路出口、村(居)小区交通检疫、体温检测、环境卫生消杀、卫生健康防疫宣传等抗击疫情志愿服务活动。

附件:

责任编辑: 杨翠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