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一些公共法律服务人毅然选择逆行,或主动报名担当志愿者,或输送物资开辟“绿色通道”,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前沿,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挺进抗疫一线
有的为病毒检测贡献仪器设备,钻研检测方法,生产并捐献诊断试剂;有的奋战在临床一线,开展医疗救护;有的不惧风险,参与疫情期间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鉴定任务……疫情暴发后,全国司法鉴定人用实际行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时代司法鉴定为民好榜样——湖北省人民医院法医司法鉴定所负责人王高华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武汉大学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所鉴定人郭威同时也是武汉市第五医院一线医生,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
浙江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师张晓隆,大年初一0时30分接到电话,得知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的请战申请已获得批准,当天下午就随浙江医疗队赶赴武汉。
张晓隆负责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他说:“我是单位赴武汉临时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坚持到底。”
面对抗“疫”一线的物资需求,司法鉴定人坚持把“最硬的鳞”送给最需要的人。
武汉瑞博祥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主动作为,向武汉大学校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金银潭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医院赠送该所研发的新产品——RBX核酸清洁剂,快速清除空气中DNA、RNA等形成的核酸气溶胶,防范实验室污染。
服务医护人员
“我将奔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签订了一份合同,后续手续来不及亲自办理,不知道如何办理委托公证。”近日,北京市方正公证处接到北京某医院医生宋某的咨询电话。
方正公证处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值班公证员王树峰电话了解了宋某的需求和情况后,通过网上办证系统和微信等方式完成意思表示核实、证件上传、审核等工作,约定2月7日宋某到公证处办理有关手续。
2月6日晚,宋某打来电话,医院紧急通知赴武汉集合的时间提前到2月7日一早,王树峰当即回复“当晚上门办理公证手续”。
与公证处领导沟通确定相关流程方案后,王树峰利用网上办证系统在家起草法律文书等。当晚10时许,王树峰上门为宋某及其丈夫办理了公证手续,还免除了所有公证费用。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医疗资源空前紧张,社会各界人士积极组织购买、捐赠物资。北京都城律师事务所主任桑圣元将注意力放在相关法律问题上,其中之一就是保证捐赠的合法有序。
从大年初八开始,桑圣元迅速组织抗疫法律援助律师团,无偿为捐赠医疗物资的自然人和社会团体排忧解难,不分昼夜接听电话,回答咨询。据粗略统计,律师团共接受群众电话咨询100多个,协助捐赠人签订捐赠合同10份,避免捐赠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口罩、制氧机、防护服……各地公证处、公证协会、律所、律协捐款捐物伸出援手的同时,积极发挥特长满足一线法律需求,为参与战“疫”的医护人员等特殊群体解忧,让他们安心“战斗”。
强化法律支持
疫情防控期间,司法行政机关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依法防控,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湖北省司法厅副厅长张圣华说:“疫情防控是对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公共法律服务,强化法律支持,就是希望公共法律服务成为百姓心中‘永不消逝的电波’。”
一线战“疫”越是要劲,公共法律服务人越是往前冲。2月17日,上海市司法局机关首批到防疫一线顶岗工作组集结出发,充实社区防疫力量。此前,上海市司法局公服处青年党员刘江瀚看到招募令后第一时间报了名。两个小时后,他收到入选通知。
社区实施封闭管理后,要保证居民生活安稳有序。刘江瀚和同事们承担在社区出入口测量体温、发放社区出入证、保证快递安全发放、检查外来车辆进入以及为社区居民进行口罩预约购买登记等工作。
做社区居民出入证登记工作时,他们挨家挨户“扫楼”问询,同样一番话要耐心地说上几十遍、上百遍,还要面对个别人的不配合、不理解。
“这些细微琐碎的事和话筑起社区防疫的第一道防线,防护着老百姓最基本的安全,保卫了每个人的生活。”刘江瀚说,社区就是前线,我们正在参加一场不扛枪的战斗。
1月28日至今,江苏省苏州市中新公证处公证员吴春晔一直利用工作之余到工业园区口罩厂做志愿者;2月17日下午,江苏省昆山市正信公证处公证人员江枫因AB型阴性稀有血型紧急应召,参加“战疫情 保供血”无偿献血活动……据统计,疫情防控期间,江苏共有200多名公证从业人员在一线提供志愿服务。
在抗击疫情战斗中,哪里吹响集结号,哪里就有公共法律服务人员参战。无论是本色出演还是兼职客串,公共法律服务人用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诠释着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