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2020年3月18日,正在抗“疫”战场的四川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收到了一份来自大巴山深处的特殊礼物,这是四川省平昌县在脱贫致富以后,为感谢司法部定点精准扶贫,助力四川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专门为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捐赠的“脱贫致富成果”——1500袋“巴山心灵”调养鸡汤。
“巴山心灵”调养鸡汤的创业之路见证了司法部对平昌县开展定点扶贫的工作历程。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司法部及时启动精准扶贫,在四川省党政部门和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川陕革命老区的实际,为消除因地理环境较差、交通运输不便、思想封闭落后、文化基础薄弱、青壮劳力流失、致富产业空白、农民增收慢弱等带来的影响,司法部扶贫工作指导小组明确了“党建+(扶贫、扶志、扶智)”扶贫思路,确定了“观念先行、文化浸润、交通优先、环境优美、产业富足、品牌至上、增收平衡”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理念。
同时,多方统筹协调资源,让四川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参与到助力陇山扶贫工作中,在核桃树等经济植物认养代捐、蔬菜肉类等农副产品以购代扶、文化入村入校代助等方面,探索了又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精诚所至,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平昌县陇山村就已经脱贫摘帽,并获得全国第七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法治教育基地”、巴中市“依法治村示范村”等荣誉。
平昌县脱贫摘帽,“巴山心灵”鸡汤的创业之路也在群众之间传颂。
时任驻村第一书记袁存凤同志于2016年10月上任,他因地制宜,提出了开启“三种模式”(创新“法治+基地”模式,打造“法润陇山”特色村;建立“支部+电商”模式,挖掘巴山土特产的经济效益;打造“土特+赋值”模式,创立巴山致富品牌)实现“治村富村强村”目标的建设思路。
在解决产品难销、致富无门的“难中难、急中急”问题时,心理学博士袁存凤同志坚持把个人所学专长与巴山地标产品结合起来,探索致富新路子、建立致富新品牌。他多方请教医学医务、营养膳食、心理健康等专家学者教授,在科学实践和临床运用的基础上,将巴山土鸡与巴山药材科学合理配制,经中国中医研究院有关专家指导辨识,最终研制出一款老少皆宜、口感良好、营养丰富,附带免费享受心理健康服务,兼具“保真”、绿色、贴心元素的特色调养鸡汤,促进了重点产品产业化发展,谋取了民众健康生活的福祉。当前,该品牌下的多款扶贫产品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平昌县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实践成果。
品牌打开产品销路促致富,鸡汤滋养身体暖人心。平昌县老百姓得益于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得益于司法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破陋房子新了,贫穷帽子摘了,干瘪钱袋鼓了,法治意识强了,感恩心思多了,反哺行动有了……于是,就有了前面赠送调养鸡汤、犒劳抗疫民警、助力战“疫”胜利的捐赠之举。
三月战“疫”春,“鸡汤”值千金。反哺司法情,平昌报党恩。“巴山心灵”调养鸡汤的故事,是党中央领导下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个小故事书,它必将鼓励更多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路上不懈奋斗的人们,继续书写一个又一个“心灵鸡汤”的美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