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山东省鲁中戒毒所高度重视对戒毒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适应形势变化,灵活运用政治教育方法,以精准滴灌的方式帮助戒毒人员“正三观”,改变戒毒人员认知错误,促进戒毒教育矫治一体化发展,为戒毒人员戒除毒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势利导,打造戒毒人员政治教育的“播种机”
鲁中戒毒所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因地制宜抓好戒毒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全面提升戒毒人员教育矫治质量。
一是学习好“必修课”。落实山东省戒毒管理局制定的《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戒毒人员教育矫治一体化的意见》,围绕时事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常识、戒毒常识等内容开展教育,使戒毒人员错误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得到矫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及“伟大的道路”教学,并将“三观”“六爱”“四个忠于”融入其中,营造了政治教育矫治氛围。
二是运用好“教科书”。组织戒毒人员学习抗疫先进事迹,组织班组讨论,书写感想,强化戒毒人员爱国主义情感、生命健康意识、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组织戒毒人员对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引导其充分认识优秀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提高戒毒人员思想道德水平。
三是补充好“营养剂”。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六个十,每天一个一”政治教育活动,即组织戒毒人员学会10首红歌、熟背10首毛泽东诗词、熟背10句习近平总书记金句、观看《我和我的祖国》《建党伟业》等10部影片、在“学习笔记”上摘抄10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完成10篇修身笔记,每天写1句对家人的心里话,引导戒毒人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在让戒毒人员接受爱国主义熏陶的同时,深刻感知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并将此转化为戒治内在动力。
建章立制,用好戒毒人员政治教育的“多用镜”
适应疫情防控形势要求,以宿舍为单位,采用形象直观教育形式,充分发挥政治教育作用。
一是在“源”上把好关。善用“放大镜”,深度筛查戒毒人员政治教育未完成情况,梳理“负面清单”,根据发现的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早发现戒毒人员存在的思想风险点,及时引导和提醒戒毒人员,持续增强爱国爱党、积极戒治的信念。
二是在“面”上明需求。善用“广角镜”,探索建立戒毒人员政治表现档案,将“六个十,每天一个一”纳入政治表现台账,多渠道调研了解戒毒人员需求,改变以往相对简单的教育考核方式,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会收集反馈问题,了解戒毒人员政治学习、教育表现等信息,强化了正向激励。
三是在“根”上建体系。善用“校准镜”,着力强化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在戒治区文化建设中设置红色革命文化板墙绘、法治广场等,营造了时时讲政治、处处是文化的场所政治教育文化氛围,让戒毒人员在戒毒的过程中接受政治教育熏陶,提升戒毒动力,增强了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抓好节点,成为戒毒人员政治教育的“助推器”
坚持年度教育矫治计划靠前安排,以“月、周、日”为节点,制订实施疫情防控期间政治教育工作规划。
一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好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戒毒人员开展观看“战疫情”、经典影视剧谈体会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加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清明节组织戒毒人员开展“缅怀抗疫烈士、学习抗疫先进、做守法公民”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聆听感人革命故事,感悟家国情怀,提升精神境界。
二是注重引导。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夕,组织戒毒人员学习《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教育戒毒人员认识吸毒、贩毒等行为的危害性,引导戒毒人员增强爱国意识、守法意识。
三是强化践行。戒毒人员通过追思、追忆、书写体会、分享感悟等形式抒发情感,并通过“修身笔记”记录戒毒心路历程。组织戒毒人员开展“国家安全,人人负责”黑板报和手抄报展评活动,引导戒毒人员树牢国家意识,做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担当负责公民。